春风拂过广东省乐昌市三溪镇连绵起伏的山丘,新栽的紫... 【更多】
中国台湾网3月25日讯 3月21日,2025年辽宁... 【更多】
近日珠海市教育局发布公告就《珠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更多】
日前,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印发了新编修的《军事体育训... 【更多】
轻点鼠标,案卷材料瞬间被AI拆解为法律要素,证据材... 【更多】
观点网讯:7月28日,中国移动与曙光存储在中国联合... 【更多】
编者按:三湘四水,岂止一面。湖湘大地的版图上,每座... 【更多】
夏秋季节,蚊子不仅扰人清梦,还可能传播登革热和基孔... 【更多】
优化公交线网结构,提升公共交通资源配置的科学性与合... 【更多】
当前,全国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极端天气频... 【更多】
4月1日
重庆疾控发布健康风险提示
四月正是外出踏青的好时节
又恰逢清明假期
人员流动及亲友聚会增多
易引发呼吸道传染病
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
小伙伴们要注意防范甲肝、
手足口病、麻疹、百日咳
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5岁及以下儿童常见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临床表现多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患儿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少数重症患儿的病情会快速恶化,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多器官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4-6月为手足口病春夏季发病高峰,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升高。
防护措施:
1、保持手卫生。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儿童在触摸公共物品后、外出游玩后、进食前、如厕后应及时清洁双手。
2、加强清洁消毒,环境通风。频繁接触部位、日常用品和儿童玩具定期清洁和消毒;奶具、餐具等要煮沸消毒;衣物、被褥经常在太阳下晾晒消毒。密闭居室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避免接触患儿。尽量不要与患儿拥抱、分享玩具、共用餐具、洗浴用品等,防止交叉感染。
4、接种疫苗。接种EV-A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它相关疾病,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鼓励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多见。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通常为10-14天,典型临床表现为高热(体温≥38℃),发热2-4天后出现自耳后、面部开始,自上而下向全身扩展并可累及黏膜的红色斑丘疹,伴有流涕、喷嚏、咳嗽、流泪、畏光、结膜炎等症状。少部分可出现肺炎、喉炎、中耳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死。孕妇、营养不良的儿童、严重免疫缺陷者罹患麻疹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较高。
2025年以来,我国部分省份麻疹报告病例数远超近年来同期水平,部分场所出现聚集性疫情,对群众健康带来一定威胁。
防控措施:
1、麻疹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式,适龄儿童需按国家免疫规划在8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麻腮风疫苗,未全程接种者应尽早补种。
2、减少前往医院、商场等人群密集场所,未接种疫苗的婴幼儿需加强防护,如佩戴口罩。
3、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避免用手接触口鼻;居家常通风,保持环境清洁。
4、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及时佩戴口罩就医。
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该病病程较长,典型症状可表现为持续2-3个月的咳嗽。人群普遍易感,其中无免疫史的婴幼儿发病风险更高。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均不能诱导终身免疫,故可再次感染,婴幼儿感染后危害较大。患儿年龄越小,出现并发症和重症的风险越高,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防控措施:
1、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降低婴幼儿发生百日咳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适龄儿童应尽早、全程接种百白破疫苗,未全程接种的适龄儿童应尽早补种。
2、家长出现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近距离接触照护婴幼儿时应科学佩戴口罩,降低婴幼儿的感染风险。
3、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掩住口鼻,注意合理的作息和适当的体育锻炼。
甲肝
甲肝是一种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细胞损伤为主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自觉不适、发热、乏力和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或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日常生活接触也可以传播。其潜伏期一般为15-50天,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长期免疫力。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甲肝疫情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
防护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食物一定要煮熟后再食用,一般情况下,100℃加热5分钟就可以使甲肝病毒失去活性。生吃瓜果要洗净,不生吃和半生吃毛蚶、蛤蜊等贝类食品。
2、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准备和加工食物前均应严格洗手。不要徒手直接接触即食食品。
3、接种疫苗。目前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甲肝,甲肝疫苗包括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大类。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由摄取食物而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具有感染性或中毒性的一类疾病。随着四月气温升高,细菌繁殖速度增快,食物易腐烂变质,易引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且春季雨水增多,植物生长茂盛,易因识毒蘑菇、有毒植物引起食源性疾病。
防护措施:
1、食品经充分烧熟煮透后再食用,重视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生熟分开,避免生熟食混用砧板菜刀,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每餐按需备餐,尽量不剩饭菜,剩饭菜冰箱保存要注意加盖储存,避免生熟食品直接或间接接触,食用前要充分加热。
2、在有卫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场购买食材,确保食材的新鲜、清洁、安全、无害;在外就餐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的餐厅;不购买无资质的食品。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不吃野味,不吃野生蘑菇,不吃有毒植物,不吃生食,不吃感官异常的食品,饭前便后、加工食品前等要洗手。
来源:重庆疾控官网
夏秋季节,蚊子不仅扰人清梦,还可能传播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这两种疾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林炳亮主任、张晓红副主任指出,无论不慎中招“两热”中的哪一种,体温超过39°C时均需积极降温,但要禁用阿司匹林,这种药物可能诱发登革热出血、加重基孔肯雅热关节损伤,建议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如何区分基
献血是一项崇高的公益行为,每年挽救了无数生命。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人对献血不了解或存在误解,导致献血意愿降低。本文通过阐述献血的历史、无偿献血机制、献血与健康、献血不良反应和护理、献血后的饮食等内容,帮助公众正确认识献血、走近献血。一、人类何时开始使用血液治疗疾病?人类对血液
来源:新浪财经-鹰眼工作室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数据显示,北京硕佰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硕佰制药有限公司的评价JKN2304吸入溶液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和阳性对照(开放)的IIa期临床研究已启动。临床试验登记号为CTR2
今天(4日),我国第一款九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这款疫苗是全球第二款九价HPV疫苗,打破了国外产品长达十余年的市场垄断。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俗称宫颈癌疫苗,可用来预防女性宫颈癌和男、女生殖器癌及生殖器疣。HPV可导致哪些肿瘤?不同价的HPV疫苗有啥区别?这些问题你一定要知道↓
孩子到了8月龄要接种一种新的疫苗——麻腮风疫苗,很多家长既担心接种的不良反应,又担心接种不及时会感染疾病。今天带大家正确认识一下麻腮风疫苗。一、什么是麻腮风疫苗?麻腮风疫苗全称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MR疫苗),是一种三联疫苗,可以预防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这三种呼吸道传染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