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重走西北角】手机成新农具 直播变新农活!“腾云村”在大西北书写数字助农新篇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11:12:00    

国家级定西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一个名为“腾云村”的电播创新创业综合体,正不断改变着当地农产品的流通方式。

“腾云村”的诞生根植于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腾云村”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村庄,它是甘肃腾云嘉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以“腾云村”为品牌的商业综合体。

2021年,甘肃腾云嘉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服务本地生活、助销农特产品”为使命,注册了“腾云村”商标品牌,建立了直采直销体系,为定西市的农产品销售提供了优质服务,成为助农的持久力量。

“腾云村”占地327亩,入驻企业286户,有创新创业综合体、批发市场、仓储库等功能。它不仅仅是物理空间,更是一套“农户+市场+电商平台”的直供模式。

“腾云村”坚持销售平价、直播带货的方式,赢得了百姓的广泛信任,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

云端架桥,流量助农焕新篇

“腾云村”有640㎡演播大厅、17间专业化直播间。“你们来的不巧,今天主播都下乡去了。”“腾云村”总经办主任张旭乾介绍。

“腾云村”的线上日常直播并不在基地的格子间里,而是在田间地头和工厂附近。主播们轻装上阵,一部手机、一盏补光灯,以“边说边吃边讲解”的模式,让受众直观地了解农产品的品质。

主播们深谙“讲故事”的力量,将农耕文化故事融入农产品销售,从农具历史讲到种植过程,让产品在消费者心中鲜活起来。

“腾云村”还在探索以文化为纽带的助农直播模式。

基地和秦腔名家国家一级演员李志翔老师合作,以直播的形式举办了“腾云村秦腔大舞台”秦腔比赛。

当观众沉浸于秦腔艺术,流量达到高峰时,定西的宽粉、马铃薯等特产便借势登场,由专业主播讲解、评委现场品鉴,合力推介农产品。

在秦腔比赛的间隙巧妙穿插农产品品鉴与推介,有效转化为带货动能,单场活动单个农产品销售额突破十万元。

腾云杯秦腔大赛现场 吴庆/摄

“腾云村”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文化引流、电商变现、经济文化效益双丰收”的特色助农之路。

主播赋能,流量聚合创效益

在“腾云村”的电商生态中,主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桥梁角色,他们不仅是将农产品从田间地头送达消费者餐桌的关键推动力,更通过深度体验与生动叙事,赋予农产品情感价值与信任背书。

基地实行一套主播选拔、签约、培训流程,以提升主播的播出效果,目前主播人数超过40人。

“只要会讲故事,就都是公司的主播。”张旭乾说道。基地还设有福利岗位,设立残疾人、退伍军人、大学生返乡创业专有直播间。

正是这样的理念吸引了像张旭乾这样的人。他在加入“腾云村”前做过多种职业,最终选择回到家乡投身其中,对他而言,“做有意义的事”是给自己的人生答案。

基地常态化开设“电商运营实战课”与“直播带货特训营”等定制培训课程,特邀行业资深导师授课,以提升旗下主播的电商运营能力,目前,累计参训人员已突破1000人次。

同时,基地通过深度整合农产品供应链资源,推动34个涵盖农产品上行、跨境电商等领域的电商项目成功落地,辐射带动就业人数超过1300人。

为提升传播效果,基地推行“账号矩阵”策略——上百个账号围绕同一款农产品同步发布内容、挂载同一产品链接。

张旭乾介绍,当无数个普通账号的微小流量汇聚,便形成超越头部主播的传播洪流和销售合力,实现“百人卖百元,胜一人卖万元”的规模效应。

残疾人直播间 吴庆/摄

扎根大地,实体渠道促流通

“线上销售并不是唯一的销售渠道”总经理李亮坦言,他们正在打造线上线下双赋能的商业模式。

为盘活基地内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腾云村”从农村赶大集的习俗中汲取灵感,计划推出“腾云集市”,让周边农户每周六、日带着自养的鸡鸭牛羊、自制的手工面点等农副产品前来赶集,形成线上线下双销售模式。

李亮介绍,集市上农副产品的价格预计比市面上低15%左右,从产地直接到销售集市,可以省去流通所需的各种复杂证件和费用、降低销售成本。

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农产品“卖难”和消费者“买贵”的问题,而且把利润空间让给了农户。

“我们会为优质农产品免费提供‘腾云村’的商标授权和条码服务,帮助其合规流通。这对农户来说是高效,对市民来说是安全。”李亮说。

为实现引流,“腾云村”还计划在线上发放电子代金券,消费者线下核销时可叠加使用。

这种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为农户提供低门槛销售渠道的同时,也为市民打造了一站式采购新鲜、价廉农副产品的目的地。

此外,“腾云村”还在考虑打造2000+平方米的连锁仓储超市,将线下集市这种新模式固定下来,真正做到为农户行方便,为百姓供优惠。

农特产展馆 吴庆/摄

如今,“腾云村”发掘的产品遍布市民的吃穿住行,其线下服务辐射范围从安定区扩散到整个定西市,线上直播也能够达到每日几万元的平稳流水。

为推动当地农特产品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腾云村”为农户“给技术、给岗位、给创业平台”,与省级单位合作在基地内设立农特展馆,还对接青岛东西部协作资源,有利发展的事一个也不错过。

“腾云村”的电商基地实践,是数字时代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切片。它立足民生之基,用开放的思维整合资源,用创新的模式激活流量,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在广袤的西北大地上,书写着助农兴农的新故事。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本科生李佳音,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级研究生吴庆、徐香楠;指导老师周兆瑜、斗维红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相关文章

国家级定西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一个名为“腾云村”的电播创新创业综合体,正不断改变着当地农产品的流通方式。“腾云村”的诞生根植于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腾云村”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村庄,它是甘肃腾云嘉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以“腾云村”为品牌的商业综合体。2021年,甘肃腾云嘉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服务本地生活

2025-07-14 11:12:00

【来源:泰安日报】近日,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发布《2025年泰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间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导农户科学防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间杂草,减少因杂草导致的危害损失。近年来,受气候变化、耕作制度变革、频繁调种以及农机跨区作业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市农田杂草种群变化和群

2025-07-09 11:10:00

7月4日,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获悉,近日,我国首例涉大熊猫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的刑事案件,在四川都江堰市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并宣判,被告人白某某、徐某夫妇因造谣熊猫被虐待获刑。研究中心发文称,因为造谣和恶意投诉举报,原有的一些科研工作、大熊猫合作计划受到影响迟滞;日常的大熊猫转运也只能迟滞或在深夜进行

2025-07-05 13:59:00

7月3日,记者从大东区了解到,近日,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2025年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优秀案例名单,老龙口白酒传统酿造技艺体验基地成功入选。这是近年来大东区积极探索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显著成果的体现。老龙口白酒传统酿造技艺体验基地位于沈阳市大东区,是以始建于1662年的老龙口酒厂为核心打

2025-07-04 11:28:00

7月3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朝阳区酒仙桥街道获悉,酒仙桥旧城区改建项目第二批实施地块选房工作正在进行中,将持续至7月23日,共有2405户参与选房,涉及电子球场、瑞平家园、百安家园、丽景嘉苑等九处新房源。“原先我们三代人挤在20平的屋子里,这次选了一套70平方米的两居,南北通透,我特别满意。”选房大厅

2025-07-03 2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