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广东省乐昌市三溪镇连绵起伏的山丘,新栽的紫... 【更多】
中国台湾网3月25日讯 3月21日,2025年辽宁... 【更多】
近日珠海市教育局发布公告就《珠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更多】
日前,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印发了新编修的《军事体育训... 【更多】
轻点鼠标,案卷材料瞬间被AI拆解为法律要素,证据材... 【更多】
5月4日,由保利长大承建的中山东环高速公路北延线桂... 【更多】
五一假期期间,济南水帘峡景区迎来了一场传统文化盛宴... 【更多】
【亚行:到2030年对粮食安全的支持将达400亿美... 【更多】
行走在雄安新区启动区,中化大厦与华能大厦比邻而立,... 【更多】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陕北至安徽正负800千伏特高... 【更多】
央广网兰州4月23日消息(记者魏晋雪 通讯员李玉瑛)近日,甘肃省高台县湿地管理局工作人员通过监测设备,首次记录到4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在高台天鹅湖栖息觅食的珍贵画面。
“鸟中大熊猫”彩鹮在高台湿地自由翱翔(央广网发 张汉军 摄)
据高台县湿地局披露,本次发现的4只彩鹮正处春季迁徙期,其优雅的金属光泽羽毛在湿地水域中格外醒目。这一发现距2021年10月在高台大湖湾首现单只彩鹮已过去四年,种群数量的增长被视作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湿地生态修复的重要佐证。
“鸟中大熊猫”彩鹮在高台湿地自由翱翔(央广网发 张汉军 摄)
彩鹮因其羽毛在阳光下呈现青铜、紫绿等变幻虹彩,被称为“会飞的五彩琉璃”,其对栖息地要求严苛,对水质、食物链的高要求,使其成为湿地健康的“活体检测仪”。
据悉,自2016年起,高台黑河湿地先后实施了湿地恢复保护、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自然保护区保护补助等10多个项目,设置围栏200余公里、封滩育草20万亩、人工恢复植被2.6万余亩、疏浚水系21公里、每年实施生态补水超过600万立方米,建成智慧监测塔7座、构建起智慧保护网络,为候鸟营造出安全栖息环境,生物多样性得到显著提升。
在高台湿地栖息的“鸟中大熊猫”彩鹮(央广网发 张汉军 摄)
截至2024年底,累计监测发现鸟类21目52科245种,其中有黑鹳、彩鹮、遗鸥、金雕、大天鹅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57种(一级16种,二级41种),国家“三有”鸟类183种,水鸟103种。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央视新闻今年是国家湿地公园创建20周年。国家林草局近日发布,20年来,我国高质量推进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共设立国家湿地公园903处,有效保护了全国240万公顷湿地,为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提供了充足空间。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加快构建湿地遥感监测体系、巡护管理体系,以占全国4%的湿地面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李丹、靳林松)4月30日,襄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关于2024年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工作情况的通报》,对全市火点数量、火点分布、重大火点、2025年火点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予以说明。2024年,全市共发现火点204个,其中省遥感卫星、无人机巡查在襄共计发现火点157个,全
在2024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既有中原地区的强势入围,同时还有边疆地区的热烈呼应,边疆考古新发现成果丰硕。边疆地区不再是历史叙事的配角,而是讲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载体。放眼整个历史长河,我们如何理解边疆与中原的关系?“从边疆发现中国”,我们如何来理解“边疆”的概念?在边疆考古新发现中,可以看到
棕腹啄木鸟(英文名:Rufous-bellied Woodpecker,学名:Dendrocopos hyperythrus),是䴕形目啄木鸟科啄木鸟属的鸟类。是中等体型的啄木鸟,体长20-25厘米,头侧及下体的浓棕褐色为其显著特征。分布广泛,自印度北部至东南亚及亚洲东部,包括喜马拉雅山脉、中国东南
央广网兰州4月23日消息(记者魏晋雪 通讯员李玉瑛)近日,甘肃省高台县湿地管理局工作人员通过监测设备,首次记录到4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在高台天鹅湖栖息觅食的珍贵画面。“鸟中大熊猫”彩鹮在高台湿地自由翱翔(央广网发 张汉军 摄)据高台县湿地局披露,本次发现的4只彩鹮正处春季迁徙期,其优雅的金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