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次红色之旅,一场精神洗礼!“山河永固”四省联展日均参观人数逾9000人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7 08:40:00    

“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开幕以来,日均参观人数逾9000人次

一次红色之旅,一场精神洗礼

7月5日,观众在河北博物院参观“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河北日报记者龚正龙摄

一次红色之旅,一场精神洗礼。

6月30日,晋冀鲁豫四省文物部门共同推出的“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简称“山河永固”四省联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幕。截至目前,日均参观人数逾9000人次。

该展览为何如此吸引人?展出文物见证了哪些历史细节?英雄史诗的背后藏着什么样的真情大爱?该展览为推动革命文物“活起来”带来哪些启示?连日来,记者进行了采访。

■ 联合办展,共同讴歌——四省首次在革命文物领域联合策划推出展览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抗日救国的旗帜……”

7月3日下午,石家庄市民高长顺走入河北博物院“山河永固”四省联展展厅。老人凝神望着文物和照片,不时给小孙子念诵着展板内容,并给他讲述燕赵大地上的抗战故事。老人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二次参观该展览,这次特意带上孙子,就是希望他能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红色热土,铸就丰碑。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挺进太行,建立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根据地位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四省边界地区,河北是根据地的核心区域。面对日军的侵略,燕赵儿女奋起抵抗,为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了举办这个展览,四省相关部门筹备了两年。”河北省文物局总工程师孙晶昌说,“山河永固”四省联展,突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不仅是对艰苦卓绝抗战历史的真切回顾,更是对晋冀鲁豫军民浴血奋战的热情讴歌。

“这是晋冀鲁豫四省在革命文物领域首次联合办展,也是一次有重要意义的尝试。”河北博物院陈列展览部主任王文丽说,四省策展团队统一谋篇布局,深入挖掘文物史料,既展现根据地的整体面貌,又突出各自在抗战中的贡献。四省革命文物相互印证、相互补充,主题一致,又各有侧重,共同勾勒根据地从创建到壮大的清晰脉络。目前,展览已在山西博物院、河北博物院开展,山东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将陆续开展。

■ 发掘馆藏,全景呈现——90%的文物是河北博物院首次展出

全民族抗战,是一部恢宏的史诗。行走在展厅,仿佛穿越战火硝烟,置身于英勇的抗战星空下。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敌1000余人,振奋了全国人心。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7月5日,展厅内,13岁的中学生李洛睿十分激动。不久前,他和父母专程去了山西省灵丘县,从平型关大捷遗址观景平台眺望乔沟,印象很深刻。

“这件文物是我们的馆藏,非常珍贵。”采访中,河北博物院社会教育部副研究馆员贾叶青指着展柜内延安解放社出版的《论持久战》说,“这是最早的单行本,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其他版本都根据这个最早的单行本修订而来……”

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一段段讲述,定格历史瞬间,呈现着壮阔的抗战场景,展现了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历程——

1937年,八路军各部队相继抵达河北开辟抗日根据地;抗战岁月里,一二九师司令部长期驻扎于涉县,指挥根据地军民与侵略者展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1941年9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涉县成立;1945年8月,晋冀鲁豫中央局和晋冀鲁豫军区成立,与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同驻河北;河北抗日军民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创造出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水上游击战等作战形式……

“本次展览展出的文物数量多、级别高。精选了河北博物院收藏的革命文物324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33件套,占全部展出文物的72%。值得一提的是,90%的文物都是河北博物院首次展出。”河北博物院副院长王然说,本次展览立足于“以物证史、以物彰史”,深入挖掘馆藏资源及其价值内涵,为大家呈现了一部全面系统的根据地发展史。

■ 提炼细节,传承精神——让革命文物“活起来”

“这是送给心爱之人的吗?针脚细密,好精致啊!”7月5日,一位参观展览的年轻女观众低声惊叹着。

一只绣花荷包,正静静地躺在展柜内,展牌上写着“人民群众送给八路军战士的纪念品——绣花荷包”。岁月浸染下,荷包已呈斑驳的淡黄色,但低头凝望,仍能看到细密的针线、灵动的花朵。

“以前的荷包,大都是父母送给子女、妻子送给丈夫,或是情侣间的赠送。现在已没法考证,这只绣花荷包究竟是送给哪位同志的,但他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八路军战士。”河北省文物局革命文物处一级主任科员刘辉说,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母亲送儿上战场,妻子送夫上前线,是千千万万的英雄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

气壮山河的抗战史诗背后,是军民团结一心的鱼水情深。在展厅一角的展柜中,一盏油灯吸引着参观者,它的简介上写着主人的名字——“李才清”。

“李才清,是涉县庄子岭村一位农家妇女。抗战期间,她帮助八路军掩藏重要物资,冒着生命危险救助了50多名八路军伤病员……”王文丽告诉记者,李才清40多年一直坚守着秘密,直到1986年,《人民日报》报道其事迹后,她的故事才为人所知。

大历史的小细节,分外感人。展厅内,文物无言,却是那段铁血岁月最真实的注脚。

“老百姓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深明大义,选择了坚强与担当。”来自陕西的观众汪秀兰说,“走进这个展览,我们都湿润了眼眶。今天,我们要铭记历史,不断奋进!”

河北是革命文物大省,近年组织实施革命旧址保护重点工程,与山东、山西、河南等省份成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联盟,共同探索片区跨省联动、合作协同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新模式。“我们将以这次联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联动,努力提升抗战文物研究展示水平,不断推出特色鲜明的主题展览和活动,更好地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孙晶昌说。(河北日报记者 龚正龙)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相关文章

新华社成都8月12日电(记者谷训、胡旭)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火热进行,运动健儿在赛场挥洒汗水的身影,与沉睡千年的文物竟能产生奇妙共鸣。博物馆中那些凝固着运动瞬间的陶俑、画像砖、石雕与画作,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揭示了人类对力量、技巧与生命活力的永恒追求,让我们得以在古今体育“对话”中,读懂体育精

2025-08-12 21:09: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萍 “鞉鼓渊渊,嘒嘒管声……”7月26日,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二楼的沙龙区域,一首祭祀商人先祖的乐歌,仿佛瞬时将现场众人拉回3000多年前,一张张年幼稚嫩的面孔正在用心聆听《诗经·商颂》中古老诗篇的解读。当天,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举办新一期“商都沙龙”,河南大学甲骨学与汉字

2025-07-27 09:33:00

张国军,男,汉族,1980年7月出生,河北瑞星燃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金工车间班组长。他提出并参与部门工艺改进40余项,攻克多项加工难题。他带领团队总结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为公司提质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还成立了张国军创新工作室,坚持带徒传艺,为企业培养大批“一专多能”人才。2025年获评“全国劳动模

2025-07-20 20:30:00

黄冈东坡赤壁。 张 喆供图苏东坡一生起落三度,出典八州,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留下了丰富的东坡文化遗产,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不仅可以在他的诗词书画中与他对话,同时也可追寻他的足迹,在他生活过的不同城市与不同境遇的他相遇。“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从三苏祠到超然台,从快哉亭到平山堂,从各

2025-07-08 06:25:00

“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开幕以来,日均参观人数逾9000人次一次红色之旅,一场精神洗礼7月5日,观众在河北博物院参观“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河北日报记者龚正龙摄一次红色之旅,一场精神洗礼。6月30日,晋冀鲁豫四省文物部门共同推出的“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

2025-07-07 08: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