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商都沙龙:听鞉鼓管声穿越3000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7 09:3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萍

“鞉鼓渊渊,嘒嘒管声……”7月26日,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二楼的沙龙区域,一首祭祀商人先祖的乐歌,仿佛瞬时将现场众人拉回3000多年前,一张张年幼稚嫩的面孔正在用心聆听《诗经·商颂》中古老诗篇的解读。

当天,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举办新一期“商都沙龙”,河南大学甲骨学与汉字文明研究所所长门艺现场分享了甲骨文中的音乐用字与商代祭祀乐舞,吸引了一批热情求知的“小粉丝”,共同穿越至3000多年前的“历史现场”,让鲜活的甲骨文字唤醒沉睡的商代乐符。

讲座中,门教授逐一介绍起“壴”(鼓)、“龠”(笛)、“庸”(钟)等甲骨字符,这些文字不仅精准描绘了乐器的形态特征,更蕴含了其在盛大祭祀场景中的使用方式与神圣意义。震耳的鼓点,悠扬的管笛,还有磬音与钟鸣都成为甲骨上的回声,令乐舞相融的祭祀盛景在沙龙参与者的脑海中逐渐清晰生动,构成中华礼乐文明发展历程中尤为闪耀的片段。

精彩的分享过后,沙龙参与者共同开启了一场酣畅淋漓的“人声”实验,数十人协作复原甲骨文中记载的“交响”现场。一组沉声长吟“渊——”,如鞉鼓震荡;一组疾奏弹舌“嘚嘚”,仿管声穿云;还有一组迸发击掌,以“彭”声定节拍。三重声浪在门教授的指挥下交织翻涌,并在“鞉鼓渊渊!嘒嘒管声!”的齐唱中圆满结束。

“刚刚和大家的互动协奏太震撼了!原来甲骨文上有这么多对音乐的表达!原来商人的音乐也可以离我们这么近!”一位沙龙参与者接连发出感叹。

炎炎夏日,文化避暑蔚然成风,博物馆成为市民和游客寻觅文化“清风”的好去处。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游客不仅能从商代甲骨感知最原汁原味的商人音韵,还能跨越百年经纬遇见非遗云锦,感受世界级别的传统技艺从皇家珍品到现代风尚的璀璨蝶变。重磅非遗特展、丰富文化体验与精彩惠民活动轮番上阵,在“商城之心”抚平今夏的燥热,焕活商都的勃勃生机。

相关文章

“苹果的牙膏挤爆了。”9月10日,苹果年度最为重磅的秋季新品发布会刚结束,这一话题就登上了微博热搜。本次发布会主题为“前方超燃”(Awe Dropping),苹果CEO库克在发布会上表示:“(新款iPhone意味着)iPhone迄今以来的最大飞跃。”再对比社交媒体上“牙膏挤爆”的评论,新一代iPho

2025-09-10 13:23:00

8月10日,游客在河北博物院参观。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 摄不一样的河博,不一样的河北。今年以来,随着河北文旅出圈,河北博物院更“火”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把河博当成打卡石家庄第一站,为了一睹镇馆之宝,广场上经常排起长队。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的“热门百强博物馆”榜单显示,2025年前两个季度,河北博物院热

2025-08-23 18:14:00

新华社成都8月12日电(记者谷训、胡旭)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火热进行,运动健儿在赛场挥洒汗水的身影,与沉睡千年的文物竟能产生奇妙共鸣。博物馆中那些凝固着运动瞬间的陶俑、画像砖、石雕与画作,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揭示了人类对力量、技巧与生命活力的永恒追求,让我们得以在古今体育“对话”中,读懂体育精

2025-08-12 21:09: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萍 “鞉鼓渊渊,嘒嘒管声……”7月26日,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二楼的沙龙区域,一首祭祀商人先祖的乐歌,仿佛瞬时将现场众人拉回3000多年前,一张张年幼稚嫩的面孔正在用心聆听《诗经·商颂》中古老诗篇的解读。当天,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举办新一期“商都沙龙”,河南大学甲骨学与汉字

2025-07-27 09:33:00

“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开幕以来,日均参观人数逾9000人次一次红色之旅,一场精神洗礼7月5日,观众在河北博物院参观“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河北日报记者龚正龙摄一次红色之旅,一场精神洗礼。6月30日,晋冀鲁豫四省文物部门共同推出的“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

2025-07-07 08: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