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远古发现|中外科学家发现4.8亿年前“海底建筑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4:46:00    

新华社南京4月1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参与的国际研究团队近期在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发现一种约4.8亿年前的奇特海绵化石——嫘祖冠毛层孔海绵。这一发现将造礁层孔海绵的演化历史向前推进了约2000万年。

相关成果于4月1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周刊 。

嫘祖冠毛层孔海绵属于远古海洋中层孔海绵类别中的一种,也是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层孔海绵。这一类群是地球历史上著名的“海洋建筑师”,此前最早的造礁化石记录出现在约4.6亿年前。这一时期,它们已经与珊瑚一起成为礁生态系统的“主力军”,共同构建出复杂多样的“海底城市”。不过,这些“建筑师”何时出现、又如何进化出坚硬的骨骼,一直令科学家们困惑。

此次发现的嫘祖冠毛层孔海绵生活在约4.8亿年前的温暖浅海中。从形态上看,它们个头不大,每个仅一至两个手指指节长;外形多种多样,有的像圆球,有的像树枝,有的像小蘑菇,还有的像倒扣的盘子。更神奇的是,它的骨骼由一种磷酸盐矿物——氟磷灰石构成。这突破了此前已知的两种海绵骨骼材料:硅质(如玻璃质地)和碳酸钙质(如贝壳质地),让海绵成为首个掌握了“三种造骨技能”的动物类群。

科研团队给这种新发现的远古海绵取名嫘祖冠毛层孔海绵,“嫘祖”既取自化石发现地附近的嫘祖镇,又指这种层孔海绵的微观结构与丝绸有些相似。“像传说中的嫘祖一样,这种海绵也是远古海洋中的‘织网达人’。它们的发现展示出早期生物非凡的环境适应能力:早在约4.8亿年前,动物们已经选择用不同矿物构建自己的身体,以最大限度适应环境和气候的变化。”领导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元动说。

相关文章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李丹、靳林松)4月30日,襄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关于2024年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工作情况的通报》,对全市火点数量、火点分布、重大火点、2025年火点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予以说明。2024年,全市共发现火点204个,其中省遥感卫星、无人机巡查在襄共计发现火点157个,全

2025-05-01 19:36:00

在2024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既有中原地区的强势入围,同时还有边疆地区的热烈呼应,边疆考古新发现成果丰硕。边疆地区不再是历史叙事的配角,而是讲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载体。放眼整个历史长河,我们如何理解边疆与中原的关系?“从边疆发现中国”,我们如何来理解“边疆”的概念?在边疆考古新发现中,可以看到

2025-05-01 14:21:00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记者董博婷)为表彰我国优秀青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贡献,集中展示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激励引导全国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决定,授予王传英等30名同志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授予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

2025-04-30 07:00:00

央广网兰州4月23日消息(记者魏晋雪 通讯员李玉瑛)近日,甘肃省高台县湿地管理局工作人员通过监测设备,首次记录到4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在高台天鹅湖栖息觅食的珍贵画面。“鸟中大熊猫”彩鹮在高台湿地自由翱翔(央广网发 张汉军 摄)据高台县湿地局披露,本次发现的4只彩鹮正处春季迁徙期,其优雅的金属光

2025-04-23 18:45:00

今天(4月23日)是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纪念日。23日前后,海军在沿海10多个城市港口同步举行舰艇开放活动,30多艘海军现役舰艇将与公众见面,开放舰艇数量、型号均为历年来海军舰艇开放活动之最。今天,海军现役主力战舰“南京舰”与“六安舰”在海军诞生地泰州举办开放日活动。这是“南京舰”首次驶抵人民海军诞

2025-04-23 1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