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自动续费”套路深?广州市消委会带你四步“避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22 16:17:00    

最近,不少消费者在开通各类互联网会员服务时遭遇“自动续费”套路——首月低价吸引,到期却悄无声息扣款,取消路径复杂,维权困难。这些行为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也侵蚀了数字经济的信任基础。在此,广州市消委会为您逐一拆解“自动续费”背后的法律红线,并提供实用维权指南。

开通前看清条款,警惕“默认勾选”

部分平台以“首月低价”为诱饵,将“自动续费”条款隐藏在冗长协议中,或通过小字、默认勾选等方式弱化提示,涉嫌违反《电子商务法》第十九条关于经营者搭售商品需履行相关义务的规定,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消委提示:

1.签约前仔细查找“自动续费”“连续包月/包年”等关键表述,逐字阅读细则。

2.如无须开通“自动续费”,务必手动取消默认勾选,确认页面显示“仅购买单月/单次服务”后再支付。

3.截图保存开通页面,以此证明平台是否履行告知义务。

取消路径隐蔽,主动熟悉流程

许多平台常将取消入口层层隐藏,例如,需通过“账户设置-订阅管理-选择服务-取消自动续费”,或需跳转至支付平台(如微信支付或支付宝的“扣费服务”管理页)关闭。该做法涉嫌违反《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八条关于显著、简便取消的规定。

消费提示:

1.开通后立即尝试取消操作,熟悉步骤。

2.通过平台“帮助中心”搜索“关闭自动续费”或“管理订阅”查找入口。

3.若平台故意隐藏取消选项,可凭截图向12345热线投诉。

扣款前留意提醒,避免被动续费

部分平台提醒消费者注意自动续费的方式不够显著,仅在扣款前发送模糊短信或站内信,导致消费者错过取消时机。这实际上损害了消费者对于每一次授权扣费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涉嫌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有关提前五日显著提醒的规定。

消费提示:

1.开通服务时确认平台的提醒方式(短信、邮件等),保持接收渠道畅通。

2.记录续费日期,提前设置闹钟自查。

3.若未收到提醒却被扣款,可主张平台违约,要求退款。

扣款后合理维权,善用法律武器

当消费者申请退款时,部分平台常以“已享受会员权益”“条款已明确”等借口拒绝,而上述条款一般是平台预先制定的格式条款。根据《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若平台未采取合理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条款,或者条款存在不合理的免除或减轻经营者责任、限制或排除消费者权利等内容,消费者可主张条款无效。

消费提示:

1.被无理扣费后立即联系客服,说明未获有效提醒的情况,引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知情权与自主选择权的规定据理力争。

2.若协商无果,可致电12345热线投诉,或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在线反映。

3.保存好扣款记录、协议截图、客服沟通记录等证据,为后续维权筑牢基础。

广州市消委会呼吁广大经营者依法经营,切实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共同推动互联网服务更透明、更公平,让消费更放心、更安心。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庆 通讯员:穗消宣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廖黎明

相关文章

观点网讯:7月28日,中国移动与曙光存储在中国联合启动国内首个智能存力跨域调度平台,旨在为先进存力中心高效运营及AI技术落地提供核心支撑。该平台作为国内首个存力智能调度方案正式落地,定位为存力中心的"中枢神经",深度融合异构资源调度与AI应用场景需求。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2025-07-28 16:10:00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27日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围绕绿色优质产品供给、提升网络消费质效等提出9方面23条举措。根据《方案》,相关部门将强化财政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展订单、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业务,加大农产品营销促销支持力度。推动农产品消费与餐饮消费、文旅消费、体育消

2025-07-28 10:05:00

福州消费者选购手机壳。记者 沐方婷 摄手机已成为生活必需品,作为“贴身伴侣”的手机壳也从配套工具变成年轻人握在手心的时尚单品。近日,“手机壳有毒”相关话题引起广泛关注。有消费者反映,部分廉价手机壳会散发刺鼻塑料味,尤其在手机发热时气味更浓,可能是甲醛、苯等有害物质超标的信号。消费者应如何甄别和选购手

2025-07-27 11:2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丽君 通讯员 宋丹丹为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繁荣夏日消费市场,7月25日傍晚,莱山区商务局组织辖区万象汇、佳世客、新世界百货、保利MALL、银座商城、宝龙广场、振华商厦等7家商业综合体共同开启“激情盛夏,购享莱山”夏日消费季活动。这是莱山区内主要商业综合体首次实现跨业态联动,通过

2025-07-26 10:07:00

“我想退款!”“我不满意内容!”“请转人工客服!”……在某知识付费平台上,在上海工作的李女士连续发送了十几条请求,试图联系人工客服,申诉一门她刚购买不久的课程存在虚假宣传。系统的AI客服回复却始终冷冰冰——“您好,请查看课程简介哦”“课程属于虚拟商品,暂不支持退款”。李女士说,这一刻,她不是客户,更

2025-07-25 1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