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广东省乐昌市三溪镇连绵起伏的山丘,新栽的紫... 【更多】
中国台湾网3月25日讯 3月21日,2025年辽宁... 【更多】
近日珠海市教育局发布公告就《珠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更多】
日前,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印发了新编修的《军事体育训... 【更多】
轻点鼠标,案卷材料瞬间被AI拆解为法律要素,证据材... 【更多】
观点网讯:7月28日,中国移动与曙光存储在中国联合... 【更多】
编者按:三湘四水,岂止一面。湖湘大地的版图上,每座... 【更多】
夏秋季节,蚊子不仅扰人清梦,还可能传播登革热和基孔... 【更多】
优化公交线网结构,提升公共交通资源配置的科学性与合... 【更多】
当前,全国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极端天气频... 【更多】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平潭综合实验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平潭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举措》),有效期5年。
《举措》共15条,围绕推动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培育数字产业、提升创新体系效能、强化要素保障等六个方面提出相应措施。
推动企业加强科技创新
打造梯度式培育链条。聚焦实验区重点扶持的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海洋经济、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加大对研发投入强度大、经营业绩增长好的科技型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构建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梯度式培育链条。
实施科技创新引导工程。根据实验区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技术创新任务需求,择优生成若干个区级重大项目,并列入实验区“揭榜挂帅”项目榜单,采取分阶段、单项最高予以20万元资助方式,支持试点企业和科研机构承担区级重大项目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行平行立项、定期跟踪、择优后资助的机制,单项最高予以10万元资助方式,支持试点企业和科研机构围绕新兴领域承担区级重点项目。
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
引导以试点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牵头组建或与境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产业技术研发平台等研发创新平台。对年度研发费用高于200万元且较上年度实现增长的研发创新平台,纳入区级研发创新平台进行管理的,按其非财政资金购买研发仪器设备投入的10%予以补助,每家补助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技型企业等各类组织在实验区内牵头或参与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纳入区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进行管理的,按其平台建设中非财政资金投入的30%予以补助,每家补助金额不超过50万元。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推进职务科技成果入市管理机制。支持境内外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区属国有企业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共建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平台,将一批技术成果先进、产业化应用前景广阔的职务科技成果进行专业化运营管理。对职务科技成果属性、成果阶段、转让状态及其作价入股、分红、转让、许可等进行规范化入市管理。
强化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引领。支持有条件的区属国有企业安排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可将部分产业化应用、市场化推广成熟度高的职务科技成果,进行产权协商转让。
加快培育数字产业
为加快培育数字产业,实验区重点支持集成电路设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领域研发创新,将年度研发支出额度超200万元、研发人员超20人的试点企业,列入次年度区级科技创新引导计划项目支持范围,按其年度研发经费10%的额度予以资助,每家企业年度补助金额不超过50万元。
为夯实数字产业研发基础,将对试点企业采购或移植使用国产EDA(自动化设计)工具、购买IP(知识产权模块)等软件开展高端芯片研发的,按其实际购买或移植费用的30%给予补助,年度最高补助不超过200万元。
提升创新体系效能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支持试点企业常态化参与政府科技计划、政策和立项评估等方面的决策与咨询工作,持续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搭桥”行动,同时完善科研诚信制度。
构建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定期对纳入试点企业的研发活动及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考评,对考核不合格的不再纳入试点名录范围。同时对区级研发创新平台和区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运营绩效情况开展两年一次的周期动态评估,对运行绩效良好的区级平台予以每年5至20万元的补助。
强化要素保障
打造两岸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持续推进“科技贷”业务;鼓励科技企业购买科技保险,购买科技保险的企业每年可享受不超过50万元的保费补贴等。
来源:平潭时报
今年上半年,海南众扬新材料有限公司持续发力,完成产值2000万元,这一数字已与2024年全年产值持平,实现了半年赶超去年全年的跨越式增长。在海南众扬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不停,流水线运转有序,工人们各司其职,一派繁忙景象。作为新材料领域的深耕者,海南众扬新材料凭借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的双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 上海报道“全中国的机器人都来WAIC了吧。”7月26日,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召开,人形机器人作为最火的潮流、最热的话题,包揽全场MVP话题。机器人界的“价格屠夫”宇树科技,干脆架起了擂台,现场打拳击。“机器人揍机器人啦”,拳拳到“肉”,步伐还挺稳。
“我想退款!”“我不满意内容!”“请转人工客服!”……在某知识付费平台上,在上海工作的李女士连续发送了十几条请求,试图联系人工客服,申诉一门她刚购买不久的课程存在虚假宣传。系统的AI客服回复却始终冷冰冰——“您好,请查看课程简介哦”“课程属于虚拟商品,暂不支持退款”。李女士说,这一刻,她不是客户,更
近日,敦煌市大大小小的葡萄种植园里,无一例外都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农户们正抢抓农时,为葡萄进行套袋作业。这一关键环节不仅关系到葡萄的品质和产量,更承载着村民们对丰收的期盼。葡萄园内,农户们熟练地将一个个防水防菌、透气透光的专业套袋从葡萄串底部轻轻装上,再往上一提,便稳稳地固定在枝头。“别小看这看似简
广西云-广西日报讯(记者邱石佑)7月20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特色轻工产业专题对接活动在南宁举行。自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举办以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及相关设区市推动轻工行业签约项目211个,签约金额637亿元。本次特色轻工产业专题对接活动现场签约项目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