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广东省乐昌市三溪镇连绵起伏的山丘,新栽的紫... 【更多】
中国台湾网3月25日讯 3月21日,2025年辽宁... 【更多】
近日珠海市教育局发布公告就《珠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更多】
日前,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印发了新编修的《军事体育训... 【更多】
轻点鼠标,案卷材料瞬间被AI拆解为法律要素,证据材... 【更多】
今天开始,育儿补贴申领全面开放了。可通过支付宝、微... 【更多】
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 【更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 【更多】
今天(8日)上午,外交部宣布对日本参议员石平采取反... 【更多】
伴随个别植物肉概念股市值走低、植物肉创业单元被出售... 【更多】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2025江苏教师年度人物”揭晓,启东市合作小学王辉等10位教师上榜。他们当中,有的多年扎根乡村学校,点亮山区孩子梦想;有的深耕特殊教育一线,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有的潜心科研,带领团队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有的不辞千里奔赴边疆,架起民族团结进步的桥梁……他们用行动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命题,鲜活展现新时代江苏教师的担当。
扎根一线,用坚守点亮教育微光
“我最看不得困难学生和家长流泪”,这句话,王辉说了41年,也践行了41年。刚工作时,他就从微薄工资里挤出钱帮辍学学生返校。他还将各类奖金一分不留全捐出去,只为“要用到最有意义的地方”。
41年来,王辉个人捐出助学款16万元,资助超120名学生;牵头成立达育小学“爱心基金”,每年教师节带教师集体献爱心,帮200多名学生解燃眉之急;还联系爱心企业家筹善款近百万元,定向帮扶特困生。2010年起,他兼任镇“乡村少年宫”负责人,跑经费、找师资,免费培训学生累计1.2万人次;2023年又办起镇暑期公益班和村校外辅导站,为孩子提供“快乐课堂”,解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而在特殊教育的赛道上,另一位教师则以31年的耐心,陪伴残障孩子成长。“从事培智教育,就像陪着蜗牛散步,得有十二分耐心。”金湖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高春英提炼出生活化教学法:手把手教孩子触摸实物学认知、动手操作学技能,从穿衣叠被到简单家务,让特殊孩子在体验中成长。多年来,她带领团队为40名重度残障儿童送教,其中8名孩子成功走进特校校园,圆了“上学梦”。
一线教师们用“把小事做到极致、把坚守化作日常”的行动,让教育的温度浸润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哪怕在病床上,我也得看着孩子们好好成长。”扬州市汶河小学东区校校长张燕,用顽强意志与癌症抗争,更用爱撑起学校发展。她最在意“孩子的感受”,为了让校园更安全,要求拆除教学楼所有尖锐装饰,换成圆角互动墙;为方便不同身高孩子使用,重新改造洗手台;还创设“生命·成长”润心课程,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尊重。患病后,她在化疗间隙仍通过视频连线,一边鼓励特殊困难学生,一边逐字逐句指导教师赛课、搞教研。“做‘大先生’,就得守住学生、守住课堂。”她说。
跨越山海,把教育变成连心的桥
教育的力量从不局限于一方校园,有些教师选择背起行囊、跨越山海,教育便成了连接远方、传递希望的桥梁。
“在我心中,他是‘不忘初心’最好的诠释!”2020年初,一封来自青海湟源县高级中学的信,寄到了南京市教育局,字里行间满是对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教师厉业余的感激。2018年8月,厉业余主动申请赴青海支教,一去就是一年半。他刚到湟源就接下高三年级两个基础薄弱班的化学课——周末、晚自习全用来辅导,连吃饭时都在解答学生疑问。在厉业余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这两个班的高考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他还自掏腰包资助17名困难学生,帮他们圆了“上学梦”。“课堂是主阵地,薪火相传才能点亮未来。”如今,他最珍视的,还是青海学生那句“您让我想成为更好的人”。
跨越山海,从昆山奔赴新疆的石国华,搭建起昆阿教育协作的桥梁。“昆山的教育经验,在边疆落地生根。”2024年盛夏,昆山市张浦震阳实验学校教师石国华毅然告别家人,扛起苏州市第三批援疆支教团团长的担子,赴新疆克州出任阿图什市昆山育才学校校长。他结合当地实际,成立“苏老师工作站”解教学难题,建“青年教师成长营”传经验,还筹办“万山大讲堂”请江苏名师送课。除了教学,他还记挂师生的“小事”:给校图书馆添千册新书,为篮球女队筹球衣球鞋,帮病困学子发起爱心募捐……桩桩件件都办进家长心坎里。
“连云港就是你们的第二故乡!”连云港高级中学教师孙浩既当老师又当“家长”。他将学校里来自新疆的学生称作“疆娃”。他们刚入学时,他帮“疆娃”补汉语、适应生活;节假日,带他们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吃团圆饭;有学生生病,他连夜送医、守在病床前。14年里,他带领教师团队20余次跋涉新疆南北,走访100多个“疆娃”家庭——从黄沙戈壁到偏远村落,他一边倾听农牧民家长的期盼,一边宣传国家对新疆教育的关怀。千余名“疆娃”在他的守护下考入高校,而他的足迹,早已成了民族团结路上的“风景线”。
创新赋能,把专业做成引领的光
一批教师以专业为笔,创新书写教育赋能未来的新答卷。
“青春在烈日下曝晒,人格在行走中完善!”这是江苏省淮北中学教师陈经山带学生重走革命路时,“铁流”队员们最深刻的感悟。23年来,陈经山领着学生走遍全国,累计徒步4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周。每年寒暑假的“铁流千里慰忠魂”活动从未间断,踏韶山红土、攀罗霄山脉、走川陕革命路,他把思政课搬进革命老区。
陈经山还打造“课堂+实践+公益”教育模式,创立“星火爱心社”,23年里带着学生开展公益活动380余次,捐款超百万元、资助220名特困生。如今57岁的他正筹建“红色教育联盟”,要把红色教育经验送到更多老区学校。他的坚持换来了亮眼成果:千余名跟随徒步的学生中,36人报考军校,12人获评省级以上“新时代好少年”,48人投身乡村建设一线。
“真正的材料人,要把实验室的星光,锻造成国家所需的有用之材。”34年前,在水泥厂车间画图纸的沈晓冬,带着写满产业痛点的笔记重返校园读博。如今,他已是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在低碳水泥领域,沈晓冬攻克高胶凝性熟料组成、水泥粉磨等关键难题,引领我国掌握“低碳水泥”核心技术;在气凝胶材料领域,他打破国外专利封锁,建立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他领衔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入选首批国家一流专业,还是全国同专业中首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相关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去年夏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徐海燕,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上夺冠,用41年教龄证明“课堂永远有新可能”。40岁时,她曾毅然赴海外深造,归国后自学30余种软件,将课程升级为“数智运筹学”;开发的冲突分析决策支持系统,被10多个国家采用。她主讲的“运筹学”获评教育部“来华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心中只有课堂,眼里只有学生”,今年62岁的她,至今仍保持着“新兵”般的热情。
“以文化人、向美而行,要让学生既懂技术,又会讲中国故事。”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项建华,深耕职教领域多年,以产教融合为路径,培养“数字艺术工匠”。她牵头研制教育部职教本科动画专业国家教学标准,主持建设国家数字非遗虚拟仿真基地,开发26门虚仿课程、500余个交互项目,打造“情景+互动+沉浸”的学习环境;主持的“插画角色设计”等课程,入选“十四五”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惠及超128万人次。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程晓琳 通讯员 朱琳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2025江苏教师年度人物”揭晓,启东市合作小学王辉等10位教师上榜。他们当中,有的多年扎根乡村学校,点亮山区孩子梦想;有的深耕特殊教育一线,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有的潜心科研,带领团队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有的不辞千里奔赴边疆,架起民族团结进步的桥梁……他
9月5日,国家权威检测机构——中轻检验认证有限公司(简称“中轻检验”)与得物App共同成立了“酒类联合鉴别中心”。中轻检验拥有国家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多个国家级检测服务和技术创新平台,在质量管理、标准制定、检测认证领域具有公信力,同时也是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定的商品实验室及鉴定技术支持单位,专业能力与
亲爱的阿连: 来信收悉。初秋的风掠过黄海,也吹到了太湖之畔,我站在湖边,见银杏叶开始泛黄,便想起了你。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只想用五个“lian”字,为你写下这封信—— 连、链、炼、恋、联 。 它们如五根丝线,从太湖之岸延伸至山海之滨,将我们这两座城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银杏树是连云港的市树,图为花果山
根据“中国天气”最新发布的全国入秋进程图截至9月1日,我国大半地区已入秋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已经进入冬季江苏仍是夏季,但秋天的脚步正在接近今年夏天为“最热夏季”今年夏天(6至8月)我国迎来了1961年以来的最热夏季记者从无锡市气象台获悉刚刚过去的8月无锡平均气温31.1℃较常年同期偏高2.8℃进入9月
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相对枯燥乏味,学生如果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概念的内涵和实质理解不深,容易导致其运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网络游戏具有角色扮演、即时反馈、难度可控、团队协作和晋级机制等特点和功能,笔者受此启发,将网络游戏中吸引玩家的理念融入数学概念教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