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广东省乐昌市三溪镇连绵起伏的山丘,新栽的紫... 【更多】
中国台湾网3月25日讯 3月21日,2025年辽宁... 【更多】
近日珠海市教育局发布公告就《珠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更多】
日前,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印发了新编修的《军事体育训... 【更多】
轻点鼠标,案卷材料瞬间被AI拆解为法律要素,证据材... 【更多】
5月4日,由保利长大承建的中山东环高速公路北延线桂... 【更多】
五一假期期间,济南水帘峡景区迎来了一场传统文化盛宴... 【更多】
【亚行:到2030年对粮食安全的支持将达400亿美... 【更多】
行走在雄安新区启动区,中化大厦与华能大厦比邻而立,... 【更多】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陕北至安徽正负800千伏特高... 【更多】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虞筱钰 管玲琳
清明时节,春和景明。在传统节日与生态文明的交响中,一场场融合文化传承与环保理念的创意活动在多地温情上演。钱塘区河庄街道东沙湖社区、同二村、城隍庙社区、新和村通过绘画涂鸦、非遗体验、节气美食制作等多元形式,将垃圾分类新风尚注入清明文化血脉,掀起“绿色过节”热潮。
妙笔绘绿:童趣漫画解锁环保密码
在东沙湖社区“清明绘分类”活动现场,孩子们化身环保小画家,用天马行空的创意解构垃圾分类。画纸上,可回收物“变身”未来城市的生态建材,有害垃圾被封印在科技堡垒中,易腐垃圾化作滋养大地的养分。“让孩子用画笔理解资源循环,比说教更生动。”一位家长感慨道。社区工作者同步讲解垃圾分类对破解“垃圾围城”、降低处理成本的核心价值,让艺术创作成为环保理念的播种机。
青团蕴情:指尖非遗传递分类智慧
同二村与城隍庙社区不约而同选择清明美食作为宣教载体。揉青团、包艾饺的亲子互动中,垃圾分类知识悄然渗透:“艾草渣投绿桶,保鲜膜归灰桶”、“包装盒洗净放入蓝桶”。居民们边体验古法技艺,边参与分类问答赛,现场废弃材料均按四色桶规范投递。“传统文化和环保教育就像青团的皮与馅,融合得恰到好处。”同二村垃圾分类专管员表示,此类活动将持续探索“老手艺+新理念”的传播模式。
风车染春:旧物再生演绎生态美学
新和村则用非遗手作诠释绿色循环。植物染蛋环节中,废弃丝袜、纱布化身天然染料载体,紫甘蓝、艾草与鸡蛋共舞,拓印出春日的斑斓;竹编风车制作时,边角竹篾经巧手编织,化作转动的春日信物。活动全程贯彻“零废弃”理念——染蛋残渣入绿桶、竹篾碎屑归灰桶,就连游戏环节也设计成“帮垃圾找家”的情景实践。“原来环保可以这么美!”村民许女士举着亲手制作的蓝紫色彩蛋感叹。
节气为媒:传统文化赋能绿色转型
据统计,系列活动中90%的参与者为亲子家庭,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化分类教学”的创新模式,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辐射效应。城隍庙社区督导员表示:“当艾草清香遇见四色垃圾桶,传统文化便成了环保行动的催化剂。”
清明雨润,万物向新。这场跨越社区与乡村的“绿色接力”,不仅让祭扫追思的古老节日焕发生态文明之光,更以二十四节气为脉络,构建起传统文化与现代环保的对话桥梁。据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将围绕端午、中秋等传统节点,持续推出“节气环保+”系列活动,让文化传承与绿色发展同频共振,共绘美丽中国新画卷。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伊通满族自治县的街头巷尾,总能看到一个身着橘黄色工作服的身影,他弯腰清扫、俯身捡拾,十年如一日,用坚守与汗水默默绘就城市的洁净画卷,他就是伊通满族自治县环境卫生管理中心环卫工人陈敏锐,一位用实际行动诠释敬业奉献精神的“城市美容师”。2015年,陈敏锐毅然踏上环卫工作道路。面对亲友的质疑和不理解,他
五一假期第三天,全省文旅市场持续呈现火热态势。记者了解到,截至5月2日15:00,纳入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593.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6.0%,实现门票及旅游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7.5%。随着客流高峰延续,截至当日16:00统计数据显示,全省16家5A级旅游景区当日累计接待游
央视新闻今年是国家湿地公园创建20周年。国家林草局近日发布,20年来,我国高质量推进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共设立国家湿地公园903处,有效保护了全国240万公顷湿地,为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提供了充足空间。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加快构建湿地遥感监测体系、巡护管理体系,以占全国4%的湿地面
“五一”国际劳动节,在濠江区各街道社区的不同点位,聚集了一批“美丽的人”:除了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外,还包括市、区挂钩单位人员、志愿者、群众等多方力量,大家积极参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人居环境的整治,以实际行动诠释劳动精神,擦亮濠江全域环境“底色”。上午9点半,在河浦街道河东社区牌坊带状公园,
中国甘肃网4月30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孙珩力 通讯员 王彦林 李梅娟)春日的疏勒河畔生机盎然,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双塔灌区处以建设“花园式”驻地为目标,自春节复工以来持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行动,通过“四抓四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落地见效。该处按照“环境建设园林化、室内管理制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