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广东省乐昌市三溪镇连绵起伏的山丘,新栽的紫... 【更多】
中国台湾网3月25日讯 3月21日,2025年辽宁... 【更多】
近日珠海市教育局发布公告就《珠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更多】
日前,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印发了新编修的《军事体育训... 【更多】
轻点鼠标,案卷材料瞬间被AI拆解为法律要素,证据材... 【更多】
观点网讯:7月28日,中国移动与曙光存储在中国联合... 【更多】
编者按:三湘四水,岂止一面。湖湘大地的版图上,每座... 【更多】
夏秋季节,蚊子不仅扰人清梦,还可能传播登革热和基孔... 【更多】
优化公交线网结构,提升公共交通资源配置的科学性与合... 【更多】
当前,全国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极端天气频... 【更多】
4月28日,铜梁区南城街道西来村西郊露营基地。
四月二十八日,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西南研发中心。(本版图片由记者何赛格摄视觉重庆)
4月28日,聚力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现场会在铜梁区举行。会议要求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奋力开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新局面。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市委农业农村工委书记、市农业农村委主任、市乡村振兴局局长李春奎表示,2025年,重庆将通过推进新时代“巴渝粮仓”建设、织密防返贫“安全网”、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农场”新模式等一系列举措,全面夯实农业发展根基,加快建设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
推进新时代“巴渝粮仓”建设
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去年,我市在经历了高温伏旱天气情况下,仍交出一份沉甸甸的丰收“答卷”——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047.87万亩,粮食产量突破220亿斤、增长0.44%,创近16年新高。
“今年,我们要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在高起点上稳定粮食生产。”李春奎表示,守住、守牢、守好粮食安全及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仍是2025年我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任务目标是:稳面积、稳产量,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保持现有水平、不打折扣。
李春奎称,要加快推进新时代“巴渝粮仓”建设,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具体而言,我市将聚焦渝西地区等粮油生产优势区,坚持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融合,探索“吨粮田”技术模式,示范促进单产提升10%以上,在全市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去年,我市多数示范片单产提升幅度均超过10%,带动全市粮食亩产提高1斤左右,成效明显。”李春奎介绍,今年,我市将重点做好四个“聚焦”:
一是聚焦“稳面积”,夯实全年丰收基础。在重点区域应种尽种,通过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一田多产、一水多用,挖掘增产潜力。
二是聚焦“耕种防”,抓实抓细春耕春管。抓好田块平整、翻耕、蓄水,适量、适深、适墒播种以及病虫害防治和水肥管理。
三是聚焦“提单产”,开展百日攻坚行动。统筹农业专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力量,开展“春耕服务100天”攻坚行动。
四是聚焦“抓整改”,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质效。抓好工程建设质量,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我们将牢牢守住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两条红线’,坚决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将‘饭碗’端稳、端好。”李春奎说。
七大重点任务攻坚
织密防返贫“安全网”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会上强调,要“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常态长效机制”。
近年来,我市细化施工图,在监测、产业等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和探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帮扶产业已覆盖90%以上脱贫户和监测户,培育劳务品牌140个,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83万人以上,2024年脱贫区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20605元、同比增长6.8%,连续4年增速高于全国和全市农村居民平均水平。
下一步怎么走?“做好客观精准的评估是前提条件,只要返贫致贫的风险还存在、脱贫群众的基础还不稳固,帮扶就不会结束,要把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作为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长久、永久守牢。”李春奎表示,具体而言,有七大重点任务:
一是智慧监测精准滴灌。依托“渝悦·防贫”数字化平台,健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开展“两解一帮”专项行动,对重点群体实现走访全覆盖,确保“应纳尽纳、应扶尽扶”。
二是产业提质激活引擎。保持衔接资金60%以上用于产业发展,聚焦脱贫区县“一主两辅”主导产业,延伸农产品加工等全产业链,拓宽销售市场,强化联农带农机制。
三是就业帮扶扩容增效。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升级就业帮扶车间,规范乡村公益性岗位,扩大以工代赈项目规模,培育劳务品牌,确保返乡回流脱贫群众稳定就业。
四是资产管护长效赋能。全面清查帮扶资产底数,出台专项管理办法,探索公益性资产管护、经营性资产运营新机制。
五是重点区域靶向攻坚。升级4个国家重点帮扶县帮扶举措,强化17个市级重点帮扶乡镇和原18个深度贫困乡镇“五位一体”帮扶机制。
六是社会合力协同共促。深化鲁渝协作“东产西移”“东技西引”,发挥中央单位资源优势,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在农文旅融合等领域打造协作标杆。
七是政策体系前瞻布局。分类优化现行帮扶政策,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帮扶机制,对脱贫地区延续差异化支持,构建常态化帮扶制度框架。
做好“土特产”文章
加快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农场”
会议强调,要着力提升生态特色产业发展能级和竞争力影响力。
“这就要求做大做强‘3+6+X’农业产业集群体系,持续推动补链成群、延链增效,不断擦亮重庆农业产业‘金名片’。”李春奎说。
重庆多山,大规模发展农业受到一定限制。但大山大江也馈赠了重庆丰富的物种资源、多样的立体气候、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依山就势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生态特色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为加快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我市体系化、集群化推进千亿级生态特色产业培育行动,创建9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产业链发展机制加快构建。
同时,重点发展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加快打造地理标志名优农特产品,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含金量”,加速形成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生态。
“但距离提升生态特色产业发展能级和竞争力影响力,还有很大的差距。”李春奎说。
为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等全链条现代化治理能力,推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发展,我市将利用大数据、云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农场”新模式。
去年6月,重庆“生猪产业大脑”上线。该平台在生产、监管、消费、服务四大场景实现了用数据来智慧“养”猪,不仅提升了养殖效率,还守护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养殖综合收益提升了10%以上。
同样在去年上线的“榨菜产业大脑”在全产业链打造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它集成了种菜帮手、加工助手、营销高手、监管能手、服务好手五大场景,能为青菜头的种植、加工、成品销售提供全流程决策指导。
目前,我市已初步建立生猪、榨菜、脆李等产业大脑、10个未来农场。下一步,我市将突出种植业、养殖业两大领域,依托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加快上线7个细分行业产业大脑,打造20个未来农场。
此外,我市还将统筹抓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两个“三品一标”培育,打造“巴味渝珍”“酉阳800”等区域公用品牌,持续提升奉节脐橙、涪陵榨菜、巫山脆李、荣昌猪等品牌的价值。(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颜安 栗园园 赵伟平)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27日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围绕绿色优质产品供给、提升网络消费质效等提出9方面23条举措。根据《方案》,相关部门将强化财政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展订单、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业务,加大农产品营销促销支持力度。推动农产品消费与餐饮消费、文旅消费、体育消
仲夏之际,万物竞秀。漫步在星火塬上,步步皆景、处处如画。从环境整治到设施完善,从产业培育到风貌提升,星火乡正以实干之笔,描绘出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新画卷。今年以来,星火乡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乡村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成效的关键举措。以“四季攻势” 为抓手,严格落实环境卫生 “211”
我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生物育种中心里,基因编辑技术让玉米种质焕发新活力;一汽智能工厂中,机械臂以0.1毫米精度完成焊接作业;松花湖度假区内,我市游客在高山花海间体验露营乐趣……在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征程中,我市以农业为基、制造业为骨、旅游业为脉,通过产业链延伸与区域联动,带动周边地区共赴高质量发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孟向东 通讯员 董何言 刘硕近日,在南阳理工学院驻黑石寨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组织策划下,招募村内大学生组成志愿者团队,在黑石寨村村部开展支教活动,用心搭建起乡村教育的桥梁,为孩子们送上了一份特殊的成长礼物。支教活动持续开展四周,40余名中小学生在自律互助中培养良好习惯,提升综合素养,
寿光融媒讯(记者 袁萍 通讯员 穆春宇)7月23日,文家街道组织召开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发展动员大会,以“稳发展、勇担当、抓实干”为主题,找准差距,统一思想,鼓舞干劲,确保街道上下稳中求进、重点突破,高质量完成全年任务目标。今年以来,文家街道5个项目纳入省市县重点项目库,“遮阳、特种纸、生物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