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广东省乐昌市三溪镇连绵起伏的山丘,新栽的紫... 【更多】
中国台湾网3月25日讯 3月21日,2025年辽宁... 【更多】
近日珠海市教育局发布公告就《珠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更多】
日前,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印发了新编修的《军事体育训... 【更多】
轻点鼠标,案卷材料瞬间被AI拆解为法律要素,证据材... 【更多】
行走在雄安新区启动区,中化大厦与华能大厦比邻而立,... 【更多】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陕北至安徽正负800千伏特高... 【更多】
据新华社消息,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2日在2... 【更多】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5月4日,话题#马丽 不要去... 【更多】
截止到5月04日15时35分:交通事故沪渝高速沿江... 【更多】
来源:兰州日报
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点和挑战。在耳鼻喉科领域,喉神经内分泌癌作为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因其隐匿性强、诊断难度大、治疗复杂,常常让患者和家属感到无助。甘肃省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凭借先进的诊疗技术和多学科协作,为这类罕见病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5年前,一位66岁的男性患者因声音嘶哑被诊断为声带肿物,接受支撑喉镜下喉病损切除术后,病理提示为“神经内分泌癌”。此为罕见类型,占喉癌不足1%。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然而,5年后该患者再次出现声音嘶哑,电子喉镜检查提示其喉部肿物复发。患者辗转来到甘肃省中心医院求诊,耳鼻喉科主任徐学海接诊后,迅速为患者安排详细检查,通过喉部活检,确诊为喉神经内分泌癌复发。
考虑到肿瘤的特性及患者的身体状况,徐学海带领团队制定了精准的手术方案,准备全麻下行“声门上水平喉部分切除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气管切开术”。最终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徐学海介绍,喉神经内分泌癌因罕见常常被忽视,其症状隐匿,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早期诊断难度较大。此外,该肿瘤具有较高的复发和转移风险,治疗需结合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手段。因此,长期声嘶、吞咽不适者应尽早就诊,尤其有肿瘤病史的患者需定期复查喉镜,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王玉,石油化工行业重点技能人才,现任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炼油二部催化区工程师,担任中国石油青年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也是兰州石化公司百名青年技术骨干,是兰州石化公司史上最年轻的全国技能大赛“金牌冠军”与“全国技术能手”,曾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甘肃省技术能手”等荣誉。在一次生产任务
中国甘肃网4月30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孙珩力 通讯员 王彦林 李梅娟)春日的疏勒河畔生机盎然,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双塔灌区处以建设“花园式”驻地为目标,自春节复工以来持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行动,通过“四抓四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落地见效。该处按照“环境建设园林化、室内管理制式化”
来源:人民日报图①为养老机器人工作示意图。图②为养老机器人工作示意图。资料图片图③图④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快,养老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21亿,其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4.26亿。当前,全球养老机器人呈多元化发展态势,各国
诊室的日光灯下,42 岁的陈师傅攥着挂号单的手指微微发白。他穿着洗得泛白的工装,眼镜滑到鼻尖,抬头时眼神里闪过一丝不安:“医生,我最近总觉得胃胀,会不会是…… 胰腺炎?”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这个略带颤抖的问题,揭开了许多人对胰腺健康的隐秘担忧。一、胰腺炎:被误解的 “沉默杀手”在消化科门诊,类似
位于法国阿尔卑斯山脉的蒙查万村,近日成为全球医学界关注的焦点。这个仅有200余人的宁静山村,在过去28年间竟出现16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俗称渐冻症)患者,发病率高达欧洲平均水平的20倍。当地医生福考特最早于1991年发现首例患者。随着2009年病例数增至5例,她意识到这可能是一起异常群聚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