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通信与AI融合”论坛在南京举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通信与 AI 融合是必然趋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7:50:00    

4月10日至12日,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原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召开。作为大会重要的平行论坛,“通信与AI融合”分论坛邀请产学研各方共同探讨通信与AI融合的相关技术和实践成果,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了通信与AI融合的现状与未来走向,分享前沿的理论研究成果,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创新应用。

通信与 AI 融合是必然走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IEEE Fellow 张平表示,传统通信系统面临理论性、智能性、灵活性三大瓶颈,通信与 AI 融合是必然趋势。现代语义通信是将通信与智能融合的新型通信技术,以语义信息论为指导,充分挖掘语义信息的深层特性,实现端到端联合优化,以简约的系统设计,获得更好的通信性能,体现了“智简”通信的特点。目前,语义通信关键技术已开展实践验证,国际上备受关注。6G最主要的是如何将AI和通信结合起来,即ComAI的概念。

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校长高级顾问、IEEE Fellow Khaled Ben Letaief指出,6G最重要的是要实现设备无处不在的连接、更好防范威胁和中断、可持续发展以及集成AI以实现人、机器和环境之间的智能交互。边缘AI将成为一种赋能解决方案,能通过 6G 与AI结合应对挑战,具备可扩展性、可持续性、个性化、低时延、高可靠性等功能,进行实时处理与决策,可应用于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智慧城市等领域。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Ye Geoffrey Li(李烨)认为,数据驱动型或模型驱动的深度学习都能实现最终的快速适应,但无线通信的快速适应仍处于早期阶段。目前虽已有很多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但还需做更多工作,如针对新环境持续适应、利用大语言模型实现快速适应,未来也会有更多应用场景出现。

阿联酋哈利发大学教授、IEEE Fellow Mérouane Debbah指出,6G 时代AI将无处不在。AI改变了通信协议,未来通信更注重数据的重构而非简单传输。智能体的出现改变了业务方式,大语言模型可直接完成业务流程。在电信领域,大语言模型运行方式多样,可定制基础模型。

通信与AI融合创新成果有哪些?

鹏城实验室研究员杨婷婷进行了“多任务无线基础模型WirelessGPT”的发布,这也是全球的首次发布。她提到,无线领域亟需一个能够面向多任务的通用基础模型来赋能下游任务,来赋能6G的全场景应用。

鹏城实验室副主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石光明表示,AI需要的信息不是信号数据全体,而是反映事物状态的特征信号。面向AI的通信与传统不同,将感兴趣的状态传输即可,基站未来可能融合AI算法与算力。

复旦大学教授高跃分享了其团队“面向低轨卫星网络的大模型拆分推理研究”,团队致力于大模型拆分推理过程,应对大语言模型部署挑战,通过自研数字孪生系统,实现近乎实时数据建模,且缩减通信时间。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员冯晨远表示,AI与计算、通信不同,AI缺乏统一标准。在隐私保护、效率提升以及系统级应用等方面,还有诸多问题亟待深入探讨。

通信与AI 融合应用前景是什么?

中国移动集团首席专家、6G总监、中关村泛联院首席科学家刘光毅分享了“6G网络赋能AI探索与思考”,他表示,行业已形成网络与AI融合的共识,接下来应以商业闭环为导向推动网络赋能AI发展落地。

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研发负责人、IEEE Fellow徐晧指出,6G与AI相互推动,AI为 6G 带来更多应用场景,同时在无线通信领域有取代部分框架的潜力。

vivo通信研究院6G AI项目经理孙布勒指出,AI 可从三方面助力 6G:一是挖掘潜在特征或知识赋能通信;二是解决资源分配、用户配对等优化问题;三是实现多模块联合优化,建模全局解决方案。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新中心智能通信研究部经理吴建峰指出,面向未来,AI与通信融合机遇巨大但挑战不可忽视,面对AI技术快速迭代,产业界需以更快的心态积极跟随,各方合作共同推动AI与通信融合。

中兴通讯高级系统架构师(无线&算力)朱少豪指出,6G是无处不在的智能网络,能将人、物体和智能体进行连接,同时能将连接、感知和计算融为一体。中兴通讯发布的AIR解决方案,可以助力运营商实现从5G-A到6G的无缝迁移,实现随处可见的智能,重塑移动通信网络。

最后的圆桌论坛环节,与会专家围绕6G标准化与Agentic AI网络、Agentic AI与网络结合的技术挑战、Agentic AI引入到网络如何保证电信级可靠性,以及基于Agentic AI移动网络的核心场景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此次“通信与AI融合”平行论坛为全球6G领域的专业人士搭建了一个深度交流的优质平台。随着通信与AI融合的不断发展,6G时代的美好愿景正逐渐清晰。在全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6G技术将实现突破,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加智能、高效、便捷的通信体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闫春旭

校对 陶善工

相关文章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始融入我们的生产、生活,开启越来越多的人机协作新方式。在广交会的玩具展区,不少玩具企业将人工智能与制造美学相结合。总台记者 成颖杰:这家来自“中国潮玩之都”东莞的玩具企业,今年结合时下流行的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了一款AI毛绒玩具,使用搪胶脸的

2025-05-04 09:05:00

来源:新疆发布4月30日下午,中国新疆一乌兹别克斯坦经贸合作交流会在乌鲁木齐举行。乌方对此次交流会十分重视,派出的访问团规模大、级别高—由乌兹别克斯坦总理带队,能源部部长、矿业和地质部部长、安集延州州长、内阁局长等政要悉数出席;乌兹别克斯坦旅游委员会、纺织工业协会、化工集团、皮革工业协会、电子工业协

2025-05-03 06:44:00

新华社渥太华5月2日电(记者林威)加拿大总理卡尼2日说,他将于下周二(6日)赴美国白宫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卡尼当天在其获得连任后召开的首次记者会上说,会见的重点议题将是当前的贸易压力和加美之间“更广泛的未来经济和安全关系”。卡尼强调,加美两国建立在稳步加强一体化基础上的旧关系已经结束。现在的问

2025-05-03 00:24:00

基层县域,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人口的医疗消费需求。区县级医院,作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核心环节,担当着县域居民健康“守门人”的重任。县域医共体,通过将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的乡镇卫生院连接起来,更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关键路径。而数坤科技,正在用原创的“数坤坤”多模态医疗健康大模型为

2025-04-30 17:09:00

人民网北京4月30日电 (记者任妍)在全球智能制造竞争格局加速重构的当下,中国制造业正处于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跃升的关键转型期。如何进一步推动数智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与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余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已成为推动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

2025-04-30 14: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