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广东省乐昌市三溪镇连绵起伏的山丘,新栽的紫... 【更多】
中国台湾网3月25日讯 3月21日,2025年辽宁... 【更多】
近日珠海市教育局发布公告就《珠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更多】
日前,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印发了新编修的《军事体育训... 【更多】
轻点鼠标,案卷材料瞬间被AI拆解为法律要素,证据材... 【更多】
观点网讯:7月28日,中国移动与曙光存储在中国联合... 【更多】
编者按:三湘四水,岂止一面。湖湘大地的版图上,每座... 【更多】
夏秋季节,蚊子不仅扰人清梦,还可能传播登革热和基孔... 【更多】
优化公交线网结构,提升公共交通资源配置的科学性与合... 【更多】
当前,全国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极端天气频... 【更多】
今年一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388.66亿元,占全国GDP比重为25.22%,以全国经济四分之一的体量继续挑起大梁。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GDP整体增加了6839.2亿元。
分省份看,一季度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088.6亿元,同比增长5.9%;浙江GDP为22300亿元,同比增长6.0%;上海GDP达到12735.06亿元,同比增长5.1%;安徽GDP为12265亿元,同比增长6.2%。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季度长三角整体经济稳中向好,新兴产业增长成为经济发展核心亮点,这一势头说明前期的产业调整已经有了效果。同时,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下,要素跨地域流动逐渐惠及产业升级发展,临近地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学研一体化、产业互动发展日趋活跃。此外,一季度长三角外贸出口表现不错,外贸产品和出口地结构不断优化,刺激消费市场的成效也逐渐显现。
曾刚认为,内外贸互动仍有较大潜力可挖,长三角需要发挥一体化联动优势,加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链接,充分利用、不断深化与RCEP国家合作机制。未来,要用好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机会,不断完善产业体系,在卡脖子技术的自主研发、跨地域世界级产业集群联合建设等多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强化与国内其他地区之间的合作,在产业飞地、创新飞地建设方面主动作为。
从经济增速看,一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增速从高到低分别为:安徽(6.2%)、浙江(6%)、江苏(5.9%)、上海(5.1%)。
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看,一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由高到低排名依次为:上海(6.5%)、安徽(4.2%)、浙江(2%)、江苏(0.4%)。一季度,江苏的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保持高位增长,但受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拖累明显。
从外贸看,一季度,长三角区域进出口总额3.87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37.6%。其中,浙江外贸进出口总额1.29万亿元,增长7.3%,对全国增长贡献率居全国首位。同期,安徽、上海、浙江、江苏外贸出口增速分别为17.3%、12.6%、11.1%、9.6%。
一季度,工业是三省一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长三角三省一市均在发力高技术制造业。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看,安徽以9.2%领跑,浙江以8.9%紧随其后,江苏以8.2%位居第三,上海则以3.7%垫底。
具体到高新技术产业,长三角三省一市表现都比较亮眼,也各有特色的工业产品。
江苏的新能源汽车、服务器等工业新产品产量增长快。一季度,江苏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1.4%。先进制造业较快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9%、11.2%。
江苏省社科院社会政策所所长、研究员张春龙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江苏一季度经济数据亮点突出,经济规模居前列,体现产业升级成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但投资方面问题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成为拖累因素,这反映出江苏在投资结构优化方面还需努力,应进一步引导资金向新兴产业等领域倾斜,以实现更健康稳定的经济增长。
在曾刚看来,长三角未来进一步发展,关键在于向外拓展,如何把边缘变成节点。
“产业发展好之后,企业资源也可能盘活,给周边区域制造投资、就业机会,进而带动人才吸引的良性循环,江苏房地产投资下降的问题也会逐渐找到突破口。”曾刚表示。
一季度,浙江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2%、13.1%和10.3%。从产品看,浙江的笔记本计算机、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产品产量增长快,其中笔记本计算机产量增长70.2%。
一季度,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2%。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产值增长13.2%,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8.9%,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2.8%。
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王振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一季度经济数据总体符合预期,略高于去年同期。经济结构延续着积极的进步态势,前沿技术的先导产业更趋强劲,高端的服务业基底更加厚实,高品质的生活消费升级趋势更加明显。
王振表示,一季度上海工业增长加快,明显好于去年同期,特别是三大先导产业。同时,上海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其中信息服务业、交通运输仍然实现两位数增长,金融业增长达到9.4%,比去年同期高出4.3个百分点。
安徽一季度的工业依旧表现出色。整体看,一季度,安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1%,比规模以上工业高10.9个百分点。
安徽的装备制造业特别是汽车制造业增长较快,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一季度也保持超20%增速。一季度,安徽汽车产业迎来“高光时刻”,全省汽车产量76.2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37.9万辆,分别增长18.2%、83%,跃居全国第一。
在曾刚看来,安徽的省会首位度非常高,特别是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不过,安徽北部发展相对迟缓,没有很好地分享中部科创资源汇集、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势。
曾刚认为,未来安徽需要考虑如何让省会中心的技术向边缘地区扩散,逐步搭建创新网络,推动合肥科技成果在皖北、皖南的转化应用。同时,可以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强化皖南地区与浙江杭州的生态共治、科创共享、产业(集群)共建,强化皖北地区与江苏徐州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联动,拓展安徽发展视野、渠道与机会,实现从长三角末梢向区域发展中心的新跨越,为高端要素汇集、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消费是长三角三省一市发力的重点,一季度,各省份消费分化趋势明显。
从社消零情况看,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社消零增速分别为5.8%、5.6%、4.5%、-1.1%。
王振分析,消费仍然是上海当前的短板。一季度,上海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增速只有2.4%,明显低于整个服务业的增速。
进入二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是什么?
除了长期主义发展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长三角三省一市均提出提振消费具体举措。
在王振看来,当前外贸出口形势比较严峻的现实下,要把提振消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上海或长三角其他地区来说,要加快落实中央的相关政策,加快出台一些更有针对性、更有力度的稳经济、促消费措施。最近出台的提振消费举措针对性强,有很多创新突破点,而且是系统集成的,但提振消费既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中长期工程。
王振建议,上海要发挥消费拉动作用,可以学习借鉴日本东京、大阪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例如,在城市的更新发展中,要树立更加鲜明的国际大都市旅游立市、消费立市发展理念和建设行动,要建设包容性更强的经营环境,努力降低商家经营成本。要提升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发放消费券、提供消费优惠、以旧换新等要提高针对性。
当前,长三角三省一市密集出台提振消费相关政策。
4月24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安徽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部署实施消费能力提升、新型消费培优、传统消费升级、外来客源引留、消费设施提升、消费环境改善、限制措施清理优化等七大行动。
4月22日,上海市商务委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上海餐饮企业发展环境的若干措施》,旨在通过五项具体措施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稳定和扩大餐饮消费。早在4月21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今年3月中旬,浙江出台《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实施居民增收、减负、提升消费品质、优化消费环境等7大行动,有力释放商品和服务消费潜力。
今年以来,江苏加力扩围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1月中旬,江苏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印发《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
张春龙认为,江苏在二季度加力扩围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是明智且具潜力的消费发力方向。这一举措能有效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消费品以旧换新涉及领域如家电、汽车等,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既能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又能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推动相关产业良性发展,有望推动江苏经济在二季度进一步向好。
(实习生王梓欣对本文亦有帮助)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中新网上海7月27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7日获悉,第三届绿篱音乐会暨2025年静巴“手拉手”交流活动26日晚间在静安区中兴公园深情唱响,以悠扬旋律为情感纽带,创新融合了文化公益的温暖、民族风情的独特魅力与自然艺术的和谐意境。作为绿篱音乐会的主要成员,来自上海静安区对口支援地区的新疆巴楚县青少年轮
北京时间7月23日晚,上海体育场,申花点球惜败河南队,无缘足协杯四强。比赛结束后,人群往出口涌,大多数申花球迷还在为特谢拉那粒疑似越过门线的点球被判无效而愤愤不平。突然,热烈的讨论声中传来阵阵呼救声:一名申花球迷倒在看台门口散场的人群中。起初,周围人以为他倒地是因中暑、低血糖或因点球大战情绪过于激动
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于7月23日至27日在河南郑州举行。本次峰会由新华通讯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弘扬‘上海精神’,共建美好家园”。来自上海合作组织26个国家的150多家主流媒体、知名智库、政府机构以及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400多名代表参会。本
科学把握企业家精神的时代意涵——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余菁作为企业家的核心功能,机会发现和机会创造构成了企业家精神研究最具吸引力的论题。中国企业在实践活动中弘扬企业家精神,要把握好企业家的核心功能,深入洞察企业家精神的时代意涵。新时代的企业家应具有国际视野,对应着企业融入全球市场的能力
7月21日,山东省统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今年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为500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5.6%。大众新闻第一时间邀请8位权威专家学者深入解读,带您读懂数字背后的经济趋势。现将报道集纳,敬请关注。专家读半年数据①|辩证看成绩和挑战□山东社科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