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广东省乐昌市三溪镇连绵起伏的山丘,新栽的紫... 【更多】
中国台湾网3月25日讯 3月21日,2025年辽宁... 【更多】
近日珠海市教育局发布公告就《珠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更多】
日前,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印发了新编修的《军事体育训... 【更多】
轻点鼠标,案卷材料瞬间被AI拆解为法律要素,证据材... 【更多】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5月4日,话题#马丽 不要去... 【更多】
截止到5月04日15时35分:交通事故沪渝高速沿江... 【更多】
掌上春城讯5月3日,记者从据磨憨边检站获悉,五一前... 【更多】
5月3日下午,广东文学馆鹅潭电影院座无虚席,200... 【更多】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阵阵暖风将沉寂的山野解冻,宁陕县迎来了种植中药材的最佳时期,田间地头村民们忙碌的身影,绘成了一幅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耕画卷。
而种下的药材会慢慢地积蓄能量,发芽、生长、成熟、收获、卖出、加工炮制、端上餐桌,最终从不起眼的“泥疙瘩”变成群众增收的“金疙瘩”。
近年来,宁陕县依托特色生态资源,立足秦岭腹地区位优势,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增加群众收入、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特色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让中药材产业成为惠民、富民的支柱产业。
秦岭腹地藏宝库
深冬时节,气温渐凉,漫山遍野层林尽染,孕育的新一季天麻进入采收期。迎着初升的太阳,李吉华和村民们一起扛起锄头,带着工具,往天麻种植基地走去,抓紧采收客商提前预定的天麻。
“我今年种植乌红杂交天麻15亩,产量在35吨左右,卖出红麻6吨,总产值高达120万元。”自2019年开始种植天麻,李吉华种植的天麻面积从5亩发展到40亩,总产量近100吨,组建的金顺源中药材种植合作社,辐射带动金川镇6个村民小组178户群众发展天麻种植,常年解决20多人的就业问题。
6年时间,不断扩大的种植面积,选择的背后是李吉华无数次细致入微的考量。
宁陕地处秦岭中段南麓,年均降水量921毫米,森林覆盖率高达96.24%,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造就了境内中药材资源丰富繁多。据统计,全县共有动植物药材1000多种,其中列入《中国药典》的300多种,列入国家级管理的20余种,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同时,宁陕县把中药材作为全县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产业加以扶持发展,成立了天麻和猪苓中药材产业链链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宁陕天麻产业领军联盟,印发《宁陕县天麻和猪苓中药材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大力推动中药材规范化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宁陕县培育了一大批中药材种植示范户、专业村和产业强镇,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较深厚的产业基础。目前,全县培育千亩药材基地5个,建成百亩以上药材基地16个,30亩以上药材基地40余个,种植中药材4.5万亩,产量1.9吨,产值达7.02亿元。
科技兴药提质效
“与传统种植相对比,桶栽保潮抗干旱,好管理、好采挖,避免了野生动物损害,产量大大提升了。”3月5日,宁陕县菜麻园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晁仁尾一边干活一边介绍道。
人勤春来早,万象始“耕”新。初春时节,在江口回族镇江镇村菜麻园天麻种植基地,晁仁尾和工人们正在采用桶栽的方式栽种乌红天麻,装培植土、下培植菌材、下天麻种子,现场干劲十足。
据悉,该基地于2024年开始进行天麻桶栽试点种植,目前,种植技术得到有效突破,天麻产量得到显著提升。
药材好,药才好。近年来,宁陕县充分发挥科技服务在推动中药材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积极引进高端智力支持和研发型平台建设,不断深化与西北农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专家工作站,持续攻关宁陕中药材产业发展模式和关键技术。建设中药材试验示范基地2个,驯化本土药材40余种,建立多个猪苓、天麻仿野生栽培示范区、乌红杂交天麻繁育示范区,大力推广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
同时,该县农技部门积极开展天麻、猪苓、白芨等新品种的栽种技术培训,推广间作套种、覆膜穴播、覆膜垄作等适宜当地生产的中药材新技术,帮助种植户学习和掌握选种、育苗、栽培、采收等各环节的先进技术。
科技创新为中药材产业插上了智慧翅膀,也开启了宁陕县中药材种植高效、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链”上发力促增收
3月19日,走进陕西济世康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一片忙碌景象。生产车间内,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选料、清洗、炮制、干燥、包装等一系列工作,包装好的中药饮片将从生产线上发往全国各地。在公司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正在检测药物成分含量、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确保药材品质。
该公司是一家以中药材种植、收购、中药材品种选育、中药饮片生产销售为主要经营范围的全产业链公司,2020年投资建设,2022年11月取得国家颁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和GMP证书。
“公司目前建有普通饮片生产线和毒性饮片生产线各一条,可生产中药饮片400余种,产能可达3000吨,产值可达1.2亿元。”陕西济世康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兵介绍说。
陕西济世康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建设,正是宁陕县补齐中药材产业链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宁陕县依托“秦巴药库”之优势,多措并举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发展中药材经营主体80余家,其中有中药材加工能力的经营主体20余家,培育规上企业2家,开展产业链招商活动35次以上,与北京同仁堂药材参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及西安医学院成功签约,推动开发食药同源产品、中药材加工厂和中药材储备仓等项目落地宁陕,做大做强宁陕中药材产业。
同时,做好“医康”结合、“医游结合”,全力保障中医药康养项目落地建设。在筒车湾镇的魏医堂康养综合体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预计2025年年底竣工。建成后将是集中医医疗养生保健服务、康养休闲、生态旅游、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示范园。
“今后,我们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强化科技支撑,狠抓项目建设和‘双招双引’,进一步壮大中药材产业基地和经营主体,夯实产业基础,让中药材产业切实成为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和强大引擎。”宁陕县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天麻和猪苓中药材产业链办公室副主任成华莉说。(稿件来源:宁陕融媒 谌敏)
人民网北京4月30日电 (记者任妍)在全球智能制造竞争格局加速重构的当下,中国制造业正处于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跃升的关键转型期。如何进一步推动数智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与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余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已成为推动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
4月28日,铜梁区南城街道西来村西郊露营基地。四月二十八日,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西南研发中心。(本版图片由记者何赛格摄视觉重庆)4月28日,聚力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现场会在铜梁区举行。会议要求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奋力开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新局面。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
4月26日,以“商报四秩·国脉同行”为主题,中国商报社产业服务活动启动暨地方美食好物进京推介会在京举行。会昌县作为江西省农业产业代表,携“会昌独好”区域公用品牌及富硒特色产品参会,向首都市场展示其生态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成果。生态优势铸就产业根基会昌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构建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全
北京智慧电竞赛事中心。北京经开区融媒体中心供图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上的电竞表演现场。新华社发中国电竞节超级冠军杯现场。北京经开区融媒体中心供图数据来源:《2024北京电竞产业发展趋势报告》(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制图:鲁元珍制图:鲁元珍【文旅观察】 电竞等于打游戏?如果你这么以为,那就错了
河南日报记者 宋敏在京港澳高速公路试点路段,通过开展数字化治堵,日均车流量增长8%、拥堵总时长下降40%、平均拥堵长度缩短68%;在内乡县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水、料、气实现了智能管理,巡检机器人24小时监测猪舍温度、湿度等环境指标,用AI算法诊断猪群健康情况;在周口淮阳区阳光学校AI教室,学生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