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看春耕田间的“科技范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20:38:00    

春风细雨斜,青苗吐嫩芽。3月大地复苏,贵州广袤的田野上升腾着春耕春种的火热氛围,各地抢抓农时,起垄、育苗、播种如火如荼,农业机械来回穿梭,各种新技术、智能化农业机具纷纷“上岗”,田间地头“科技范儿”十足 。

智能育秧 效率质量双提升

育苗50亩,从5人5天到5人1天,自动化播种机给在碧江区和平乡龙鱼村的贵州华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去了一场“时间魔法”。只需将穴盘放上传送带,添土、点种、铺盘等一系列播种工作,通过播种机的自动流水线就能一次性完成,与传统育苗相比,效率大幅提高。

“利用机械化育苗,我们在育苗环节,人工成本大约降低了80%。”贵州华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孝利说。引入机械化育苗方式,让公司在春耕生产中抢占了先机。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在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水稻育秧车间,一条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马力全开。铲车将育秧底土倒入输送带,通过自动化机器输送至播种机,在生产原料输送系统的精准操作下,秧盘、覆土、稻种等一系列播种流程高效完成。标准化秧盘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推出从“看天育秧”到“密室造苗”,省工省力降成本,极大地提高了水稻育秧效率。

“通过钵苗播种机将种子均匀播撒在钵苗盘中,补苗率下降12%,且具有无植伤、立苗快、产量高等特点,能够大幅度降低种植成本。与传统的育秧方式相比,水稻钵体育秧技术能够培育出更加优质的秧苗,移栽效率也显著提升。”三都自治县中和镇水稻育秧生产车间负责人石洪涛说.

随着春耕生产进入关键期,企业订单量大幅增长,智能化育秧生产线开足马力,日均产能可达3000亩,为春耕提供了强有力的种苗保障。

乘“数”而上 精准高效

在遵义市播州区三岔卓豪农业科研育苗基地的育苗工厂里,工人正在穴盘苗床上忙着堆叠、造料、播种、浇水,呈现春播育苗繁忙景象。

育苗工厂采用工厂化集中育苗方式,使用无害化的有机生物基质及标准化的育苗穴盘,替代传统的营养土和营养钵。不仅提高了苗龄和成活率,还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种苗的规模化生产。

从“看天育秧”到“大棚造苗”,省工省力降成本,极大地提高了育秧效率。“我们实行智能化、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育苗,今年计划培育辣椒、番茄、西瓜、南瓜、苦瓜等优质蔬菜苗800万株,目前500多万株种子已播种,这些优质蔬菜苗将助力农民群众增产增收。”贵州卓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地部门经理骆跃说。

春耕科技的含量不断提升,解放的不仅是双手,更实现了生产的精准化、标准化,让春耕工作春顺利高效,为经济作物生产降本增效。

近日,在贵安新区高峰镇广袤的田野间,农机手正熟练地驾驭着装配北斗系统的农机,有序展开犁地作业。

北斗系统宛如一双眼睛,精确记录农机的行进轨迹与作业深度。每完成一块田的耕作,农机传感器即刻收集数据,并通过无线技术传输至手机,所有田地信息尽收眼底,操作便捷,效率倍增。

“我们没用北斗系统之前每犁一块田,就要用测亩仪测,现在安装了北斗,对我们有很大的好处,也减轻了负担,想要哪块田的数据就立马在手机上显示,真的太方便了。”高峰镇文何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负责人刘文何说。

该平台不仅能实时监控单台农机的作业状态,还能宏观把握整个区县农机资源的分布、作业进度及效率,为区域农业管理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有效促进了可持续农业大数据服务体系的构建。截至目前,贵阳贵安已有230余台农机安装了北斗智能信息农机终端。

科学生产 “新农具”按下启动键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越来越多应用在农业领域,科技正助力各地春耕生产解锁“新密码”,农业生产由“汗水农业”向“智慧农业”加速迈进。

罗甸县龙坪镇交广村的油菜种植基地,一架植保无人机在田埂旁静待指令。“准备起飞,地面安全,可以起飞。”随着指令下达,操作员熟练地操控着无人机,正式开启飞防作业。仅仅2分钟,一亩田的喷洒任务便顺利完成。

“以前我们都是背起药箱来打药的,一天打不了几块地,很费时费力,现在有无人机来帮我们打药,太方便了。”交广村村民王惠香高兴地竖起大拇指。

“相较传统人工背负喷雾器作业,无人机每小时效率提升50倍以上,且喷洒雾化更均匀,农药利用率也更高。”农业无人机操作员新农人罗俊宏介绍,无人机飞防的效率一个架次可以达到20到30亩的作业效率,一个下午就可以完成交广村的300多亩的油菜飞防任务。

这是“新农具”助力春耕春管更高效的一个缩影。在镇宁自治县六马镇打邦河畔,无人机不停地起飞、悬停后进行飞行喷洒作业,在机手的灵活操作下,为每一棵蜂糖李树中筑起“防护帘”。平塘县塘边镇扎营坡精品水果数字化产业示范基地以“人工+智能化”的管护方式,用科技让果园管护有“智”更有“质”。

万象“耕”新总是春,科技为笔绘“丰”景。如今,在黔贵大地的广袤田野上,新农人们正利用各类现代化农机设备展开春耕,一幅幅万户“争春”的新画卷徐徐展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悦

编辑 张云开

二审 梁圣

三审 刘皓

相关文章

7月17日,从烈日当空到夜深人静,国网榆林供电公司的电力工作者们用一场“白+黑”的保电接力赛,为迎峰度夏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35千伏老高川变电站作为府谷县老高川镇的重要电力枢纽,承担着周边煤矿企业及居民生产生活用电的重要任务,已运行25年。为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国网榆林

2025-07-22 17:07:00

近日,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分局虹山派出所接到市民游女士报警称,其一辆价值140多万元的保时捷轿车被盗。此前游女士一直将车子停在地下车库却莫名收到ETC扣费通知,甚至还产生了违法记录。其前往车库一看,她的车居然凭空消失了。接报后,民警立即展开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已经将车辆驶往贵州方向。五华分局随即联动贵州

2025-07-21 11:38:00

↑ 7月12日,游人在位于山西省吉县的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参观(无人机照片)。  近日,位于陕西宜川县和山西吉县交界处的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迎来大批游客。受上游降雨增多等因素影响,近期黄河壶口瀑布水量充沛,流量大幅提升,呈现金涛拍岸的景观。  新华社发(赵哓罡 摄影报道)↑ 7月12日,游人在位于陕西省

2025-07-15 12:25:00

盛夏时节,红枫湖波光粼粼。水面之下,静卧着被淹没的屯堡遗迹,那是沿湖村寨老人的共同回忆。右二村一景王庆能 摄“这些故事,晓得的人不多了。”7月1日,在红枫湖岸边的清镇市红枫湖镇右二村,81岁的老移民师德茂向北京来的著名导演龙阿朵、纪录片导演蒿家艺、人类学学者张溪瑗,以及在右二村创业多年的王庆能讲述当

2025-07-15 10:07:00

螺旋桨的轰鸣声打破清晨的宁静。瓦房店市郊外的演练场上,一架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如离弦之箭冲向天际,机腹下挂载的红外摄像头闪烁着光芒。在它身后,轻型双发直升机正悬停在铁塔旁,作业人员精准将设备安装到位。这是近日辽宁电网2025年重要通道应急实战演练现场的一幕。当模拟的暴雨警报响起,十余种高科技装备同时

2025-07-15 07: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