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高考感受时代脉搏和国家温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6 08:26:00    

接下来的几天,全国将进入“高考时间”,1335万考生将走进考场,拿起笔求解他们的未来。整个中国社会都在“静下来”和“动起来”,用心用情为考生做好各种服务工作,保证各个环节的公平公正。走过数十年历程,高考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升学选拔,它与中国的发展进步同频共振,承载着万千青春的梦想与希望。

回顾历史,高考制度的恢复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它建立起一条依靠知识、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的路径。一张试卷,一支笔,让一代代学子获得进入更广阔天地的机会。通过统一的考试、严格的保密程序、公开透明的录取,高考守护着教育的公平。这种公平性在全球范围内都极具特色。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高考是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道重要防线,它的公信力,是靠几十年如一日捍卫规则、坚守程序换来的。

2025年高考的车辙,依然朝着优化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方向。教育部继续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和农村专项计划,重点高校在河南、四川等生源大省和西部省份适度增加名额,面向脱贫县的公费定向师范生招生计划有所扩大,2025年高考还为12个省份的16名盲人考生专门命制盲文试卷……高考制度在倾听人民呼声、回应时代需求中不断完善,也正是得益于这套不断优化的选拔机制,千千万万人实现了人生跨越。

高考的生命力,在于它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并不断根据国情变化和人民需要与时俱进。2025年高考的一大亮点,是教育部新增了29个本科专业,包括低空技术与工程、碳中和科学与工程、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数字戏剧、人工智能教育等。这些新增专业更加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以及与新兴领域和前沿技术的对接,体现了高教领域对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的快速响应,以满足数字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可以说,今年的高考敏锐地捕捉到时代发展的脉搏,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做了一次“无缝衔接”。与此同时,“3+1+2”模式进一步推广,给了学生更多结合自己兴趣和特长选择考试科目的空间。近些年来,综合素质评价和“强基计划”等的引入,让高校招生录取能够更加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并在国家战略需要的关键基础学科领域选拔有潜力的学生,为国家解决“卡脖子”难题储备核心人才。

高考不仅仅是一场考试,它折射的是一个社会的温度和价值取向。2025年的初夏,我们发现,在一如既往紧张的备考过程中,从家庭、学校到社会,都更多了一些对考生的心理关怀。很多学校推出了各具特色的考前动员,用“浪漫最后一课”代替“出征助威仪式”。有出租车公司在多个城市发起“高考不打扰”倡议,建议司机不播放音频、不主动攀谈,给考生提供安静车内空间。从“大张旗鼓”到“静默守护”,体现的是中国社会的理性与成熟。

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到“多元成才立交桥”,高考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迁,但它对个人成长的淬炼意义没有变,所彰显的奋斗精神内核没有变。当我们惊叹于“嫦娥”飞天、“蛟龙”探海,应当看到,这些成就的背后,是无数青年学子从一间间课堂,通过高考这座桥梁,一步步走向国家科技最前沿的故事。他们的经历有力地证明着:在中国,只要你愿努力、肯奋斗、有才华,考场会给你公平的机会,国家会予你广阔的舞台。祝愿每一位考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祝愿公平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追梦人的前行之路。

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

相关文章

“开咖啡店的初衷,其实是想为村里做点事。”苏敬谊擦拭着咖啡杯,话语里带着对家乡的热忱。他的父亲是九江龙舟队第一代成员,这支从烟南村走出的队伍曾代表国家斩获世界冠军,这份荣耀深深烙印在村庄的记忆里。“老一辈用船桨划出了荣光,我们这代人该用什么方式传承?”这个问题在苏敬谊心里盘桓了很久,最终,他决定开一

2025-07-23 17:57:00

盛夏时节,蓝天白云下,走进确山县留庄镇稻田艺术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万亩稻田,一片新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构成一幅美丽的夏日乡村田园生态画卷。王建成 摄

2025-07-22 16:38:00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张范7月21日下午,“嘉警·红船卫士先锋”宣讲暨公安功模代表记者见面会在嘉兴举行。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誓言,道出公安队伍对“忠诚”两字最深沉的体悟与最自觉的传承。受访者供图 嘉兴南湖,一叶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守护红船就是守护共产党人的精神家

2025-07-22 12:03:00

“马上就要填报志愿了,孩子的高考分数能报哪些院校和专业?”对于尚未录取的高考家庭而言,这是连日来最为关心的问题了。7月20日上午,半岛都市报社主办的2025年半岛高招会高职(专科)场在青岛顺和购物中心举办。众多专科院校的招生老师来到现场,与高考考生和家长面对面交流志愿填报。半岛都市报已经连续16年举

2025-07-20 22:18:00

7月8日,第三届“清华国际青年对话”主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本次活动以“点亮未至之地”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名青年代表参与。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全国青联副秘书长董霞出席主论坛并致辞。联合国青年事务助理秘书长费利佩·保利埃、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线上致辞。出席主论坛的还有教育部国

2025-07-17 12: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