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广东省乐昌市三溪镇连绵起伏的山丘,新栽的紫... 【更多】
中国台湾网3月25日讯 3月21日,2025年辽宁... 【更多】
近日珠海市教育局发布公告就《珠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更多】
日前,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印发了新编修的《军事体育训... 【更多】
轻点鼠标,案卷材料瞬间被AI拆解为法律要素,证据材... 【更多】
逐浪新闻记者:苏苏通讯员:李牧子睿8月18日中午1... 【更多】
当人工智能重塑社会,当今的教育应如何培养出适应未来... 【更多】
8月17日,话题#戚薇说打肉毒打僵了#登上微博文娱... 【更多】
图片说明:图片说明1:“麒麟石”的一侧刻有“南京”... 【更多】
【大河财立方消息】8月17日晚间,新乡胖东来大胖微... 【更多】
6月30日
《光明日报》专版报道
福建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丰富百姓精神家园
一起来看
↓↓↓
文化活水润八闽 好戏连台惠千厝
——福建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丰富百姓精神家园
记者 冯家照 高建进
数据来源: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初夏傍晚,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四角井文化街区人头攒动、好不热闹。一方铺开的红绸、几件古朴的乐器,静静陈列在街心古戏台前。伴随着热烈的掌声,演出在歌伴舞《大爱龙岩》的唯美旋律中拉开帷幕。这是闽西“红色文艺轻骑兵”的表演日常。
“节目很好看。”70岁的村民老李咧着嘴笑:“以前看场好戏得翻山去城里,如今‘点单’送到家门口,这滋味,暖心又解渴!”潺潺溪水声、铿锵锣鼓声、孩童欢笑声交织,勾勒出文化活水润泽八闽大地的生动图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福建深入贯彻全会精神,直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不解渴”、高品质资源“下沉难”的痛点,省市县三级打造“周末戏相逢”优质文化文艺直达基层公益演出的平台载体,并纳入今年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从安溪茶乡露天戏台,到福州西湖畔方凳观众席,再到屏南村民指尖点播的“云端闽剧”……福建正以一场静水深流的改革,将“文化甘泉”精准滴灌至城乡末梢。今天的八闽大地,文化活水穿山越岭,终成润泽万家的浩荡江河。
织密乡村文化网,戏台搭到茶园边
在闽东屏南县龙潭村,村民李大姐熟练地点开“福建文化一点通”平台,省属院团的闽剧演出跃然屏上。“点开手机就看大戏,和现场一样过瘾!”她笑着说。
这得益于数字赋能乡村文化。依托全省103个数字资源库,53项“福建文化记忆”项目、800余集非遗纪录片和20万张影像资料尽在“云端奔流”。虚拟专网覆盖90个县级以上图书馆,AR导览、数智人服务让“指尖文化”触手可及。
面对基层群众日益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与现实中“不解渴”“难获取”的落差,福建深刻认识到,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高品质文化资源真正如源头活水般精准、持续地滋养基层沃土,是提升百姓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迫切任务。
晨雾漫过泉州安溪县金谷村的千亩茶山,泉州市高甲戏剧团的锣鼓声惊飞林间雀鸟。梅花奖得主陈娟娟的水袖在溪畔戏台翻飞,一曲《半把剪刀》唱得台下老茶农李大伯眼眶发热:“名角儿的戏从前只在电视里瞧过,如今唱到茶园边!”
作为中国戏曲版图的“高地”,福建连续十二届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更创下“双梅花”佳绩。2024年以来,福建打出“名角牌”,让顶级艺术资源奔涌向基层。
在“为人民绽放”演出季,梅花奖得主组成“艺术轻骑兵”,携《贬官记》《梅玉配》等经典剧目,深入县区开展公益演出。在福安市狮子头村,文华奖得主周虹领衔的《梅玉配》让村民追着连看三夜:“百年老戏唱家国大义,提气!”
“从‘要我演’到‘抢着演’,鼓励专业剧团直达基层、资源下沉,福建大力推动机制破局,以政策杠杆撬动演出热情。”福建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曾涛告诉记者。
福建省通过专项经费精准“输血”,按剧种、场次给予院团补贴。曾“越演越亏”的三明歌舞团,如今开着液压舞台车年演百场:“一场补贴8000元,演员干劲足得很!”去年,54家院团获1852万元经费支持。
梅花奖得主的唱腔回荡在茶山竹海,流动舞台车照亮偏远乡村的夜色,村民用指尖点单“名角名段”……福建用实践证明:文化惠民不是“高空烟花”,而是浸润泥土的“源头活水”。
艺术浸润烟火气,街头巷尾皆舞台
福州西湖畔的福建省美术馆前,400余张方凳座无虚席。十多位青年演员正以越剧戏歌演绎《“一碗福建”福味来》,吴侬软语裹着虾油香飘散。“听戏比小吃摊还香!”观众李老伯笑着说。
这里没有高高在上的舞台距离,只有演员与观众交流互动的亲切。公园里的“周末戏相逢”演出活动,彻底打破了传统剧场的物理边界,将高雅艺术直接浸润到最鲜活的市井烟火之中。
为了让高雅艺术“接地气”“冒热气”,福建开展空间再造激活城市角落,创新打造700多个公共文化新空间,2024年在全省开展“福建最美公共文化空间”评选活动。厦门海丝艺术品中心将高端艺术展览引入商圈,莆田春晖木雕馆让非遗木雕走出深闺,市民在购物休闲中邂逅文化之美。
漫步在福建各座城市,街头艺术正展现出它的“流量密码”,全省年均开展街头展演4000余场,惠及超1000万人次。在泉州中山路,提线木偶写书法、南音快闪吸睛无数;福州“爱心茶摊”持续11年,在1396个站点增设“榕城书驿”。“歇脚时翻几页,像推开一扇窗。”正午时分,环卫工李大姐边饮凉茶边翻看《福州古厝》,惬意地说。
文化惠民不打烊,2024年共有119家公共文化场馆列入省委省政府公共文化场馆错时延时开放为民办实事项目,惠及群众近6000万人次。厦门市图书馆集美分馆的“夜读沙龙”、三明沙县区的24小时智能书房,成为上班族的“文化充电站”。
推动优质文化下基层,除了“送戏下乡”,还应有“文化进城”。福州三坊七巷,27岁的设计师林薇将一束蟳埔女簪花围别上游客发髻,绢丝花瓣与贝壳流光交叠。“现在全国各地游客都来追‘福建潮品’!”她身后展架上,“钟哥蓝妹”畲族IP盲盒、漆篮咖啡杯等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曾经深藏乡野的非遗,正以破竹之势撞进都市生活圈。
每逢周末,三明大田县闽中戏曲文化园锣鼓喧天。京剧《穆桂英挂帅》唱腔未落,00后戏迷张晓蕾已挤到台前:“抢到名角签名CD,值了!”在大田县,19个乡村民间剧团全年进城演出超100场,退休教师郑明辉笑称:“自带板凳追戏11年,乡村剧团的《乌山魂》真抓心!”
把优质的乡土文化推送到城市每一个角落,福建正开展一场基层文化的“双向奔赴”。在厦门商圈,永春漆篮装点橱窗;在泉州中山路,提线木偶挥毫写“福”。当乡村“土味儿”化作城市“潮味儿”,福建以最鲜活的实践昭示:文化惠民从不是单向“输血”,而是让城乡在碰撞中共生共荣——泥土芬芳终将酿成醉人的醇香。
“我们联动省市县乡村五级力量,全力打造一批艺术形式丰富、地域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创新融合发展的‘闽派’文艺精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城乡文化文艺资源。”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源生说。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让群众站上“C位”
夏夜蝉鸣中,宁德福鼎市赤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灯火通明。畲族姑娘雷梅燕领着“山哈歌团”排练新编快板:“白茶园里机器响,直播间里卖四方……”这支由茶农、民宿店主组成的队伍,去年巡演63场,将畲歌拍成短视频,点击量超百万。从闽东畲乡到闽南古城,“群众创文化”正成为福建基层文艺的底色。
“这些不是孤立的浪花,而是精神共富的潮涌。”曾涛对记者说,“我们推动三级专业力量下沉,不是要替群众‘编剧本’,而是帮他们‘搭舞台’。如今的福建,每个人都能成为文化创造的主角。”
为了激活基层文化的内生动能,福建将“送文化”与“种文化”并举,大力在社区、乡村培育基层文化生力军。
放眼福建城乡,草根团队“挑大梁”,全省培育8500支群众文艺团队,5万余名骨干活跃城乡,年均开展活动超2万场。福建省文旅厅创新打造“清新福建”文旅脱口秀IP,开展文旅脱口秀脚本征集活动,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福建文旅,以幽默叙事替代传统导游词,实现闽派文艺与喜剧破圈对话。2025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期间,文旅脱口秀推介成功举办,全网传播覆盖1.65亿人次。
行走在八闽大地,青少年正接棒传承,3000多名“小小文旅推荐官”活跃一线。在莆田春晖木雕馆,12岁的林小雅身穿汉服直播:“飞天仕女裙裾的刻痕深0.3毫米,这叫‘剔地起突’。”她讲解的短视频带动馆内研学订单翻倍。
展望社区乡镇,老技艺正撬动产业振兴:南靖县塔下村将土楼营造技艺融入端午祭祀,游客夯土墙、包粽子,村民张阿伯现场编竹龙:“一天教游客赚三百,比打工强!”活动期间村里日均游客1500人次,土楼营造研学营增收600万元。
活水润八闽,共富映初心。从屏南深山数字戏台的光影闪烁到福州西湖畔飘散的悠扬戏韵,从赤溪畲歌快板的铿锵节奏到南靖土楼的技艺传承——福建以五级联动为骨架、城乡互动为血脉、群众创演为灵魂,让文化甘泉精准滴灌至城乡末梢。当每一个普通人都成为文化的创造者、共享者,八闽大地的精神家园必将绽放更绚烂的时代芳华。
来源:光明日报
开时代之风气 启现代之先声——近代江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其绘画艺术□ 赵启斌清代后期(1840—1911)是我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时期,鸦片战争揭开了我国近代史的序幕,成为我国从传统的封建社会逐步走向现代历史的重要开端。这一时期,江苏地区得风气之先,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绘画在占据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站在336.9米的“天津之心”高空观光厅,俯瞰海河两岸灯火璀璨的夜景;在五大道来一场Citywalk,了解名人故居背后的传奇故事;走过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的七彩廊道,见证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的尖端科技……天津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以历史底蕴和文化创意带动文旅出圈,在这里
7月25日,“鎏金铜蚕·声动石泉”主题文旅活动举行,作为石泉县第六届鎏金铜蚕系列文旅活动之一,旨在深入挖掘和弘扬石泉县鎏金铜蚕文化,促进蚕桑文化与现代艺术、旅游产业的融合,提升石泉文旅品牌影响力。同时主题活动现场进行了“石泉十美传音官”聘任仪式,让聘任的文化博主、艺术家、青年学者成为石泉文旅的“首席
人民日报客户端原标题:四川省岳池县整治矛盾纠纷信息录入乱摊派、“月通报”问题化解纠纷岂能“定量”摊派?(干部状态新观察·为基层减负赋能)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高温多日,但该县朝阳街道麻柳桥社区党委副书记王伟中的干劲没受影响。在社区干部的调解下,常年物业纠纷不断的祥成家园小区,终于迎来了新物业公司。“居
盛夏时节,山海联动。7月21日,以“自驾318·向甘孜出发”为主题的2025甘孜州国内客源地主题营销宣传与推广活动在青岛举行。甘孜州政协副主席,州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洪率队,通过文旅推介会及旅行商交流座谈,向“东方瑞士”青岛发出“圣洁甘孜”的诚挚邀约。推介会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塘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