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粉丝追星中侮辱诽谤他人,判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10:55:00    

粉丝追星中侮辱、诽谤他人

如何定责?

今天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典型案例释法

及时回应了“饭圈”文化治理热点问题



追星中侮辱、诽谤他人,应依法承担侵权责任——魏某诉何某等三人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


01

基本案情


魏某是A明星的粉丝,何某等三人是B明星的粉丝,四人均是某微博用户


何某等三人曾在某微博发布一些关于A明星的负面内容,魏某看到后将三人成功举报三人被举报后极为不满,开始在微博账号上持续发布诸如“嫌疑犯魏某”等内容,还在微博主页、评论区公布魏某私人照片和微博主页链接


上述内容发布后,阅读量从几百到上万不等,转发数、点赞数、评论数若干。魏某认为何某等三人侵犯其名誉权,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三人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02

裁判结果


生效裁判认为,何某等三人在微博上发布的相关内容虽未明确对魏某指名道姓,但配有其被魏某投诉的平台通知截图,还公布了魏某的微博主页链接和私人照片。魏某的微博账号为实名认证,足以使其他网友识别出案涉微博内容系针对魏某。


何某等三人发布的侮辱性言论,造成社会公众对魏某的评价降低,侵犯了魏某的名誉权,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综合三人发布微博的影响范围、过错程度等因素,判决何某等三人在各自微博账号发布向魏某赔礼道歉及澄清事实的微博并置顶一周,同时向魏某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03

典型意义


粉丝群体在网上互撕谩骂、应援打榜、造谣攻击等行为,损害了他人合法权益,破坏了清朗网络环境,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本案中,人民法院依照民法典人格权编的相关规定,认定粉丝在追星过程中侮辱、诽谤他人,可构成人格权侵权,为网络用户身份确定、侵权行为界定等问题提供了清晰明确的审理思路,有利于进一步引导网络用户理性发言,促进依法治理“饭圈”乱象,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04

民法典条文指引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相关文章

“视听赋能,短剧强农”乡村微短剧创作活动作品征集通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及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和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共同指导、中国网络视听协会联合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共同主办的“视听赋

2025-08-26 10:45:00

【来源: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_市州动态】为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行为,提升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对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的认识和理解,黔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5年8月15日上午组织辖区内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开展了《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学习培训活动。本次

2025-08-19 13:04:00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27日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围绕绿色优质产品供给、提升网络消费质效等提出9方面23条举措。根据《方案》,相关部门将强化财政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展订单、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业务,加大农产品营销促销支持力度。推动农产品消费与餐饮消费、文旅消费、体育消

2025-07-28 10:05:00

科学把握企业家精神的时代意涵——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余菁作为企业家的核心功能,机会发现和机会创造构成了企业家精神研究最具吸引力的论题。中国企业在实践活动中弘扬企业家精神,要把握好企业家的核心功能,深入洞察企业家精神的时代意涵。新时代的企业家应具有国际视野,对应着企业融入全球市场的能力

2025-07-24 09:54:00

7月10日,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针对近日网传“某博主在网络直播中宣称‘只要报我名字即可进入清北班、强基班’”信息,公安局迅速开展调查。经查,孙某某(男,36岁,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为博取流量、吸引关注,在网络直播中虚构“交费成为会员即可安排考生进入某校特定班级”的事实,引发家长

2025-07-10 14:22:00